师德榜样
您的位置: 师德榜样
他们,是我更爱复旦的原因丨周葆华:学海无涯,不断学习方能不断前进
时间:2020-08-26 作者:魏羽彤 来源: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者按 :桃李之心,春风化雨。复旦大学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展评活动自4月起正式启动以来,带领学子们重温求学时光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怀,感恩育己之德,学慕师表之范。


经各院系毕业生推选、网上微信巡展、终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最终产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新闻学院周葆华老师




周葆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舆论学、计算传播等。在SSCI、CSSCI等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新闻传播学国家级学会“杰出青年奖”等教学科研奖励。入选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


育人事迹


周葆华老师潜心教学科研,在教学上不断创新。他设计、教授的“受众分析”“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等本科生新媒体前沿课程广受毕业生好评,成为新闻学院品牌课程。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教学中,他在澎湃等媒体设立课程实训平台“复数实验室”,带领一届又一届本科生围绕重要社会议题挖掘数据,创作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二等奖,中国可视化创作大赛“最佳数据新闻奖”银奖、铜奖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利用寒假时间,和教学团队一起指导本科生同学完成多个数据新闻作品。


周葆华是人才工程(二期)第一批队员,担任辅导员期间,精心设计一系列增强凝聚力、育人树人的集体活动与学生亦师亦友,曾获评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所带班级获得“上海市优”称号。作为复旦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十年来,他坚持组织读书会,为初学新闻的同学提供多元的学术视角;在职业发展指导上,他鼓励毕业生遵循内心,主动牵线学生感兴趣领域的业界前辈;他指导的学生活跃在新华社、解放日报、腾讯等国内重要的传媒集团和互联网公司。作为全国首个“新媒体专业硕士”项目负责人,他积极联合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管理学院跨学科授课,与新媒体企业合作打通产学研壁垒,培养出大量跨学科新媒体优秀人才。


经典语录


新闻传播给了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角度。作为研究者、学习者,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热点,关注大家在讨论什么,但又不能被热点绑架,不做被热点抽打的陀螺,而是思考热点背后的社会逻辑,让热点不断增进我们的视野,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我没有刻意要‘废寝忘食’,但我会特别享受这个过程。如果给我一段时间沉浸在阅读里,我会很快乐。人的思维是激荡的,随着脑海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会有更多思考,也会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不过还是要安排好生活,劳逸结合,该玩的时候玩,但该学的时候学。世界很喧嚣、诱惑很多,返璞归真的学习和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幸福感的来源。

被新闻学院同学推荐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我很珍视与感动,因为来自同学的肯定是最无价、最值得珍惜的。我真的觉得自己做得很有限,把课上好是第一位的,然后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学生。




传说中的“学长”


在新闻学院,关于“葆华”老师的传说在本科生中几乎人尽皆知。在阅览室从清晨待到晚上导致新闻学院的阿姨都“怕了他”;从本科到研究生专业课接近全A的好成绩;是首届青年长江学者……


“以前的成绩已经过去啦……”而面对这些传说,周葆华极力将自己拉下“神坛”。在他看来,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学习方能不断前进。他将纯粹的治学当作一种享受:关注最新期刊、学术著作,乃至社会热点,始终走在新闻传播的前沿;注重温故而知新,将前人理论置于新媒体语境下重新思考和诠释;发表论文或书章50多篇,主持科研课题十多项,获得诸多奖励……年纪轻轻周葆华已成学术界的“斫轮老手”,累累硕果使他备受尊敬。


“我觉得自己还算努力。”唯有在刻苦上,他对自己肯定。他的学生常常在发出邮件的第二天凌晨便收到他及时的选题反馈、论文修改意见,对此,学生们将他称作“夜灯”。“学到废寝忘食”被他视为一种享受:“人的思维是激荡的。随着脑海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会有更多思考,也会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他说


学无止境是周宝华治学的态度,“课比天大”是他教学的准则。执教15年,面对三尺讲台,他表示依然有种紧张感——这促使他更用心地投入备课当中。在他看来,课件形式可以是旧的,但内容必须是新的,理论也必须要准确。每次上课前,他会提前两天让自己沉浸在即将到来课程的学术思维中,不让自己“张嘴就开始跑起来”。就这样,他将自己牵头开设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受众分析”等本科生课程做成了新闻学院的品牌,广受同学好评。






学生的心头“葆”


与学生们聊天时,“缘分”是周葆华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多年来,尽管在学术和工作领域中取得不少成绩,但他表示,“优秀辅导员”这一荣誉在他心目中依然有着特殊的位置。


2003年,他成为硕士生辅导员,身份由复旦学子开始过渡到教师。时至今日,他仍珍惜与同学的聚会,说起学生去了什么行业、“升级”当了爸爸妈妈,他如数家珍。


如今桃李已遍天下,但他对学生的珍视一如既往。得知有同学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出国交流的机会,他向学院反映情况,帮忙申请补助;在媒体上看到学生的作品,他会第一时间分享到微信群以表祝贺;疫情打断了毕业生的计划,他便时常问候,为大家排忧解难。


生活中是挚友,学术上是严师。“刻苦、认真”是周葆华对学生们为数不多的要求,其中,循循善诱是他启发学生的方式。毕业论文经过他指导的学生都知道,上到理论框架、研究脉络,下到文笔句式、标点符号,满缀的批注是他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上的一堂课,此后,立题、推进,乃至终审前,他会特地为学生们组织的模拟答辩,通过提问促进同学们的思考:“这一概念从何而来?概念之间为什么是这样的关系?”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学生感慨:“认真跟周老师做了一次毕业论文,才敢说自己是真真正正进行了一次学术研究。”


课堂是周葆华与学生交流的园地,年轻人的启发也被他视作学术研究的“活水源头”。新闻传播学科的课堂最忌空洞乏味,为了上好一门课,他将巧思融合进了课堂设计中。在《媒介与社会》一课上,他创新地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讨论“社交媒体是爱情的福音还是坟墓”“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更近还是更远”……他意识到,寓教于热点是启发同学们的好方式。课外,他抽空了解学生口中的“超越妹妹”“美宣大旗”,将其变为讨论造星产业和粉丝结构的素材;在带领学生参观bilibili总部的过程中,他也如海绵吸水般学习时下流行的“梗”,以备课堂的不时之需。尽管关注热点,但他也认为,了解热点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热点绑架,不做被热点抽打的陀螺,让热点不断增进我们的视野,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与学生能“侃”,于学术可“潮”,他让学生意识到,学术和艺术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他表示,希望学生们成为具有社会视野的人,所行所思终能反哺脚下热土:“学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可以服务于社会。”在他看来,学术一边是关注现象,是对事件的敏锐心,而另一边则是研究者的思考、底蕴和定力。





教学创新“造梦者”


国际学术交流刚返沪,周葆华没来得及倒时差,“头还晕乎乎的”就赶到学院参加“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成果汇报,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学生格外惊喜,他却觉得这是自己的“本分”。着眼于时代需求,他主持设计了这门鼓励学生创作数据新闻、大数据传播研究作品的专业课——这也是全国首批引入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的新闻本科生课程。过程中,他既心疼学生们“肝”得辛苦,又鼓励学生不畏挑战、着眼社会。在他的努力下,连续三届本科生完成多篇“有温度”、高质量的数据新闻作品,在澎湃新闻“复数实验室”平台发表;疫情期间他更和教学团队一起指导学生创作信息辨识、医护保护等关切时代的数据作品。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周葆华来说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3年,作为国内首个“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负责人,他就秉承“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理念,联合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管理学院授课,与腾讯、网易、新浪、阿里等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及上海报业集团、SMG、财新传媒等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打造实现互联网和新媒体理想的“孵化器”


作为新媒体班的“大家长”,周葆华事无巨细地进行着规划。考虑到大家的背景多元,他与计算机、通信工程等学院老师反复开会推敲,并与同学们悉心交流,调整课程进度;他邀请各方嘉宾,为同学们奉上业界讲座“大餐”,他带同学赴阿里、腾讯等企业参访,同时与纽约城市大学联系,促成跨国访学。呕心沥血之下,新媒体专硕的同学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全球华语互动新闻大赛”中获两项金奖、多项银奖,毕业后进入IBM、腾讯、央视等名牌机构就业。如今,复旦“新媒体专硕”在全国创出了“品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多所知名院校的同学申请


作为复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是学生眼中的学术“大牛”、是勇于创新的教育领航人。每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他总是谦逊腼腆地笑着,说自己“还没什么成就”——只有看到本科生同学在他倾注心血的课程中“收获满满”,看到新媒体专硕的毕业生在心爱的领域找到工作,他才会不由得感觉欣慰和骄傲,也更加坚信,作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应不畏挑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秉承着复旦新闻人的“好奇心”与洞察力,他挽起裤腿、摸着石头,为学生搭起时代激流上的一座座固桥。

对毕业生寄语


永远葆有对世界的良知、乐观与好奇心,以坚韧的意志,专业的精神,足够的努力,踏实的行动,温暖的善意,贡献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