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您的位置: 师德榜样
新民晚报:守护“无言良师”,复旦上医教授选择驻守校园 | 特殊精神,特殊担当
时间:2022-03-21 作者:魏羽彤 来源: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313日晚上8点开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始准封闭管理。校门关闭前,有不少老师带上被褥等简单的行李,选择“逆行”。牵挂正在进行中的科研,惦记着实验室安全,担心教学的质量和进度,是他们不约而同回到校园的理由。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张红旗就是其中一位,而他的牵挂里还有一群重要的、特殊的教学“伙伴”——无言良师,这是对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的尊称。

图为2015级临床五年制解剖课结束时,同学们给张老师送上了装订成册的听课感言

春季学期正是医学生去实验室上《局部解剖学》课的时间,6间实验室里有42位大体老师已经给学生上了3周课了。前两天,气温一下子高了起来,接连几天最高温度达到二十七八度,大体老师的保存状态令张红旗老师放心不下。“最近学生课程转为线上,实验室里的大体老师如果不妥善保护,不通风透气,可能会因上霉而损坏。”于是,张红旗和一同留校值班的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党支部书记李文生教授商量,白天给存放大体老师的实验室开起了通风、空调设备,以保证质量。

张红旗教授讲授30多年的解剖课,每次上第一节局部解剖学课时,他都要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搭档”:“这门课的授课老师除了我,还有其他老师。我与他们的区别是,我站着,他们躺着,我能说话,他们不能,所以,我们又称他们为‘无言良师’。”这门课被许多复旦上医的学生称作为自己人生最直观的医学启蒙课,而与无言良师的初见,满怀敬畏,这也是年轻的医学生们对“生命之重”的一次直观感受。

“‘宁可在我身上错划二十刀,也不要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这是一位无言良师生前对医学生的寄望。”张红旗教授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无言良师无私的爱,我们一定要尊重和珍视他们。

张红旗教授还有一手“绝活”——画人体解剖图。只要粉笔拿在手上,神经、血管、肌肉、骨骼,任意部位任何组织,信手拈来,而且还能左右手一起画。

课堂上的风趣和广博,课堂外的温暖和真诚,学生都很喜欢张老师,还称他“红旗爸爸”。曾有一个班级(2015级临床五年制二班)的学生在解剖课结束的时候,把手写听课感言集册成《红旗头号计划》送给他,字里行间的真挚也让“红旗爸爸”心里暖洋洋的。

图为张老师正在按学校统一安排做核酸检测

尽管线上课程无法开展实践教学,张红旗教授丝毫没有放松教学要求,除了常规课件,他还准备了很多参考书、线上精品课程和国内外大量解剖学数字资源,希望学生能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依然尽可能地学习和成长。

上医的学生都非常好学,大家很关心校园何时能结束准封闭管理,这样就可以恢复实践课了。”张红旗表示,同学的心情他能理解,但疫情防控要顾大局,“我们要学会面对变化,在变化面前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生活安排。影响肯定会有,但怎样减少影响,就需要我们师生共同面对和解决了。”张红旗表示,系里已经关注到同学们的需求,老师们商量,回头将用周末时间给大家补课,“接下来的周末我们继续上课没关系,看到同学们这么爱学习,老师再加班也都是欣慰的。”

他衷心希望同学们积极用好这段在线课的时间,“现在多一点努力,将来少一点遗憾,现在你们多流汗,将来病人才能少流血”,他鼓励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