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2021年9月22日,中秋节刚过,光华楼东辅楼的课堂上,复旦学子们正凝神聆听教授的娓娓讲述。
讲台上的教授一身整洁的衬衫西裤,戴着眼镜,语速疾徐,举手投足间是岁月与学识渲染出的从容而儒雅。幻灯片上,繁体字展示着魏晋南北朝六大诗人的古诗,黑板上,是教授挥笔而就的繁体字板书,这为这堂“沉浸式”的《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课堂增添了几丝古韵。教授巧妙地运用上海方言让学生感受“入声字”的声调,在吟诵古诗的同时,为学生逐字逐句地解释,追溯历史,描摹画面,挖掘诗人的心灵境界。
他,就是日前荣获2021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的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下文简称:中文系)教授陈尚君。
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40年
今年是陈尚君教授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基础课程的第四十个年头。他已记不清是第几次为学生们讲授诗词。课堂让陈尚君兴奋,眼里跃动着光芒。
当他讲到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时,话语变得深沉而有力:“阮籍行至路的尽头,坐在路边痛哭——每个人都会碰到这种痛苦啊!”及至《咏怀》诗中无法诉说的内心情怀与苦楚,他连连喟叹。读至曹植《赠白马王彪》,陈尚君又为曹植发出心灵诘问:“鸟兽尚且有亲情,为何我却无法与亲人在一起?”
课堂里的本科生们来自不同院系,有的是大一新生。陈尚君让这些初入校园的同学们体会古典诗词内蕴的人生况味,带给他们超越教学大纲的人生教育,培养人文关怀。
学生们面对满满当当的课堂笔记陷入思索,甚至不自觉地翻到上一课《古诗十九首》的笔记,“这些诗里蕴含着沧桑之感,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变化以后,人历经曲折动荡以后的人生感受”,终有一日,他们会以人生经历感悟诗词,陈尚君坚信。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意犹未尽,听陈尚君介绍下节课内容是唐诗,更是期待不已。他们早已听闻陈尚君在唐代文学研究的造诣,其中一位2020级英文系同学的高中语文老师就是陈尚君的博士生。听课后,他们折服于老师渊博的学识,对古典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陈尚君面对学生们的掌声,总是谦虚而欣慰,他将黑板擦干净,期待着下一周课。
今年是复旦中文系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陈尚君希望莘莘学子报读中文系由热情转向理性:“读中文系要读古今中外,要求融会贯通,要以人为本,要更多地体会古今中外不同人的心理变化和感受,要能够在作品之中读出崇高和卑微,读出真情和假意。”
陈尚君建议中文系学生通过广泛的读书,提高自己的水平,真正开阔自己的眼光,形成自己的品味和风格,在享受电子文本带来的便利同时,认识到纸质文本不可比拟的价值。
领航唐代文学、文献研究,新书《诗唱大唐》展现唐人精神世界
在陈尚君的家和办公室里,围放着比小山还高的书籍。陈尚君在浩如烟海的藏书中,日复一日潜心于唐代文献辑佚、文史考据的研究工作。
四十年来,陈尚君发表论文及各类文章逾300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代表论著《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补录唐代诗文达12000多篇,清理清人编纂唐人作品的各类问题与阙漏;篇幅超过300万字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则对清人辑本加以全面剖析,穷尽五代史料辑成新本。
“幸逢时会,跟上学术前沿的节奏,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兴奋点,不知不觉做了一些工作,人也渐渐地老了。”为往圣继绝学的责任感,赋予陈尚君源源不绝的治学动力,“因为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完,自己觉得有责任完成一份对后代可以交代的工作。”
近十余年,陈尚君独力编撰了《唐五代诗全编》1200卷,附《别编》25卷的初稿,总计1300万字,并完成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初步增订,关注唐以前诗歌在学术史上的经典化意义。他主持二十四史修订工程中三部史作,并已完成《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修订出版。
古代文献保存流传至今,难免散佚讹误,为文献整理、研究带来复杂难解的问题。充分地占有文献,客观地处理文献,准确地表达文献,是陈尚君文献研究中一以贯之的坚持与追求。他尽量摒弃好新好奇的做法,回归可信的文本,对历史、文学、文化逐渐生成全新的认识。
自2008年接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2015年接手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以来,陈尚君全面了解学界动态,立足文献研究基础,个人学术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将近年来撰写的文章总结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是融会贯通,第二是立场和观念的转变,第三是以新的材料和新的观点做支撑。
从转换立场来看,古人的著作不仅是文献,而是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记录,凝结着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在近几年撰写的文章中,陈尚君致力于让冰冷尘封的历史文献变得鲜活灵动,希望将古代先贤从历史风烟的遥远之处,拉近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展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让更多人与之神交心会。
唐代具有南北交融、中外交流两大文化特质,文化的领先地位与兼容并蓄为唐人带来强烈的文化自信,激发了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和个性书写的表达欲,文学作品中洋溢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壮盛气息。在今年8月出版的最新力作《诗唱大唐》之中,陈尚君将多年唐诗研究的心得与发现以通俗化的随笔形式介绍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有关唐诗的动人故事,描摹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唐代人文画卷。
陈尚君以心涵咏唐诗,常与诗人产生心灵契合之感,杜甫可以说是他的“故友至交”。陈尚君入学复旦后的第一篇学术文章《杜甫为郎离蜀考》,聚焦杜甫晚年为何离开成都草堂这一谜题,推翻传统解释,考证出杜甫离蜀的目的是到京城做官。2018年8月,陈尚君因血糖偏高入院,对杜甫离蜀后因消渴症停留峡中所作的《客堂》一诗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出院次日撰写《<客堂>:杜甫生命至暗时刻的心声》一文,后收录于《诗唱大唐》一书中。
杜甫在重病煎熬的艰窘时刻,胸中激荡着家国情怀,文学创作始终没有停止,不断追求更高目标,这令陈尚君对这位诗人更添几分敬意。每个人生命的某个瞬间,都可能与诗人、诗歌产生跨越时空的联动,产生精神共鸣与心灵共情,为内心注入力量。
师承复旦中文系名家,传承学术育人薪火
“不知不觉已经40多年了”,回忆往事中的陈尚君眼眸似倒映着日月光华的流转,“我是1977年初到复旦,1978年进入研究生,专业研究到现在有43年,我觉得坚持到现在的原因,也有老师的嘱托。”
复旦中文系名师辈出,陈尚君初入复旦时受教于陈允吉先生,担任课代表期间与陈允吉先生频繁交流,受益颇多。“我会把读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不断向他请教,他也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答案,那么这对我眼界开阔,境界提升都有很大的好处。”因而,陈尚君在此后的教学生涯中格外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复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陈尚君不仅在导师朱东润先生的授课中汲取学术知识,更体悟到朱先生“兼通文史、融贯古今,该通中西”的治学理念。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缺乏完整、深刻、真实的描述,朱东润先生后半生致力于传记文学研究,为中国文学研究开辟一条重要道路。陈尚君在《文史知识》撰写专栏使用《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个“呆萌”的题目,延续朱先生的传记文学研究立场,为唐诗的解读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时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的王运熙先生,同样给予了陈尚君颇多学术启迪。王运熙先生从40年代末开始学术道路,坚持从文本出发,客观研究古代文学现象。陈尚君说:“在王先生身上我体会到,他认为这个学问是来不得任何的虚构或者造假的,是最老实不过的事情,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三位中文系名家是陈尚君学术道路的引路人,陈尚君始终对恩师们心怀感激,尊师重教,发扬他们的治学理念、育人方法、精神风度。“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陈尚君聆听多位老师教诲,逐渐寻求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学术道路,不断开拓学术研究空间,传承发扬中文系教学与研究并重的薪火。
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言传身教成为榜样
自1994年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迄今,陈尚君已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人,不少人已经成为我国古代文学领域的学界精英。他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完成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研究与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文科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论语·述而》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陈尚君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举一反三,当老师给予学生学术研究思路的指点之后,好学生能够无限地推衍下去,并形成系统的成就。他曾给一位湖南的学生提供研究唐代的交通与文学的基本格局和思路,后来学生持续研究,出版十几本专著,对此他感到欣慰。
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猛在师从陈尚君攻读博士期间,受到导师学术理念的启迪,沿着晋唐佛教文献、佛教史研究方向不断深入,屡有新见。今年,陈尚君为李猛新书作序,认为李猛对于南朝后期佛教与文学的研究在文献的掌握及研究的深度等方面,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前途。
陈尚君说:“老师对于学生永远要抱有期待,有各种各样的学生,而我始终相信一点,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对陈尚君的学生们而言,陈尚君言传身教,在为人、为学、为师方面都是他们的航标和榜样。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唐雯眼中的老师毫无“大牌学者的架子”,对学生们关怀备至,曾为一位博士生毫不犹豫地支付了数目不小的住院费。她钦佩老师敏锐的学术眼光,启迪她和许多博士生选取了颇具学术前沿性的论文题目。陈尚君老师对史料的解读和连结等治学方法、敢于打破成说的勇气,烙印在唐雯的学术研究之路中。
在中文系党委书记岳娟娟的记忆中,陈尚君上课时总是用布包背来四五本厚重的文史典籍,放在讲桌上,讲课时信手翻阅,带给学生们进入原典之感。“老师的学问就像汪洋大海一样。”岳娟娟深深感受到导师陈尚君学术研究之“专”与“博”,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学习导师勤勉刻苦的精神,全身心投入,“钻进来,写下去”,这种精神和方法,对她以后工作也大有裨益。
陈尚君撰写论文的速度也让学生们佩服,虽已年近七旬,七八千字的文章经常当天就能写出,而他们明白,这背后是老师多年的学术积淀。光华楼27楼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深夜熄灭,与星光并肩,成为学生们的勤加勉励的仰望。
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大先生”
作为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陈尚君筹谋复旦大学中文学科整体的布局发展。他重视中文系教师梯队的发展,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提携后辈,传承中文系学脉。
那些年,为了让年轻人开拓视野,在年轻老师出访留学期间,陈尚君、骆玉明等老师,承担了中文系相当重的一线教学任务和压力,他们以自己的承担,给予青年教师极大的信心与鼓励,“让老师们拥有复旦图书馆之外的又一所大学图书馆”。在陈尚君等教师前辈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学成归来,形成教师人才梯队,让中文系获得长远发展。
江山代有才人出,陈尚君说:“我们有非常好的基础,复旦的中文系在最近的三、四十年——这个时代的变化过程中,年轻教师、优秀的同学,可以继承我们的工作。”
陈尚君以自身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博学笃志的学术研究、言传身教的高尚品德、提携后辈的仁爱之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情怀的学子、在各自领域有所开拓的学者,引领了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的发展,是师生心目中的“大先生”。
“什么叫‘大先生’?就是要在从宏观到细节的问题的研究上面,有卓有见解,站在时代高处能够引领潮流,而且要有一批优秀的学生,跟随你做相近的或者相同的工作。”
“我想凡是治学的人,心中都有一些心气。虽然力有不足,但是努力追求一流,都是大家应该做的工作。我也一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陈尚君亲身践行着对“大先生”的理解,不懈追求的脚步从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