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学思践悟|以教师为本,把握教师思政工作的“三维度”

来源: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作者: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 袁莉莉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各单位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带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建设“第一个复旦”激发强大动力。

在今年的上海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全校教师工作队伍投身“大熔炉”,展现“大担当”,凝结成守护全校教师的坚强力量,始终与每一位教师站在一起,大力开展教师关心关爱工作,关心呵护每一位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各单位学习交流,本期将陆续推出院系教师副书记的学习笔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要明确总书记强调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高校作为培养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青年人的重要阵地,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一直以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广大教师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国际中文教育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制度、中国方案。三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持续考验着中国和世界,为了更好应对外部考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做到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

一、 坚定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做有高度的思政工作

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让人民生活幸福。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作为教工副书记,自己首先要明确政治站位,鼓励每位教师坚定抗疫的信念和信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任务极其艰巨,要注重引导广大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坚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第一个复旦”的建设中,鼓励广大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自己的专业精神、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主动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理解中国,让世界读懂中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鼓励教师们积极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坚定抗疫的必胜信心,彰显责任和担当。

二、换位思考,正面疏导,做有力度的思政工作

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面临一系列时代命题,而这些时代命题也是一场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广大教职工面临着教学工作和居家生活双重压力,此外,面对各种网络舆论,教师们容易产生焦虑感。为此,积极调动党支部的组织力量,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宣传优秀典型,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工作过程中,时刻进行换位思考,积极与相关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同理情绪、接纳情绪、疏导情绪。同时,运用正性事件,正向引导,鼓励教师们从全面、辩证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做有力度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主动作为,排忧解难,做有温度的思政工作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如何坚持以教师为本,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教师实际困难相结合是一个严峻难题。为此,始终坚持思想上主动,行动上主动,主动面对、主动发现、主动作为。充分整合教师思政工作的组织资源,第一时间通过教工党支部、工会、教研室、退休工作队伍等紧密联系广大教师,全面排查,了解关心大家的教学、科研开展及日常生活状况,及时传递学院党委关心、倾听困难、疏导情绪。工会搭建教师共同交流的心理平台,及时为教职工发放蔬菜礼包,关心关爱每一位教师。

教工党支部在排查工作前曾反映,担心无法解决教师们提出的实际困难,例如生活物资短缺。而退休工作队伍则反映,个别退休教师可能不愿意将自己的困难反馈给组织,担心为组织添麻烦。为此,积极鼓励队伍在工作时放下思想包袱,明确工作要求,首要的是倾听困难,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在困难面前,学院始终是和他们在一起的;其次是行动支持,协助全力解决困难,不避重就轻,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根据全面排查的结果,学院整合各类资源,力所能及地逐一解决教师们的各类实际困难,尤其是退休教师的配药难,物资短缺等具体难题,做有温度的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攻坚战中,每一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更需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