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3月20日,复旦大学先后举行党委常委专题学习会和教师座谈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等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课程思政授课教师代表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等分别参加有关学习活动。
陈果、高国希、李冉三位出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先后传达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分享参会心得体悟。
“我感受到了党中央特别是总书记对于学校思政课教育的高度重视。” 陈果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富有针对性,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如何增强自信心”“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等问题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的讲话其实是给思政课老师上了一堂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思政课!”
“作为一名理论课教师,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国希说,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深入讲透学理,坚持“八个相统一”;实现价值引领,处理好学理性与政治性的关系;要提高自身素养,坚持“六个要”,守正创新,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
“我有一个直观而朴素的感受就是思政课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李冉认为,学校思政课教育要敢于触碰更深层次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攻克“政治关”“素养关”“能力关”;要善于解决更深刻的矛盾,把信仰塑造作为思政课乃至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础工作;要勇于实现更高的育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焦扬在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是引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指引和工作指南。
焦扬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政会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积极深化思政课改革,探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这次复旦有三位老师现场参加座谈会,陈果老师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复旦思政课改革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肯定,也对我们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焦扬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创新,推动思政课改革再出发、再深化、再突破:要坚持高举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要把新思想讲准、讲活、讲好,推动新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 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走出去、学进去,更解渴、更提气;要坚持学科驱动,厚植思政课理论底蕴,以教学带动学科,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综合优势推动质量提升,以理论创新促进教学创新;要坚持能力提升,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练好内功,坚定“四个自信”,提升能力,强化“三集三提”,强化支撑,健全制度保障,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三全育人”,深化“三线联动”机制,落实“五维育德”工程,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焦扬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全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各院系单位、全体教职工都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的老师以及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和老师更要带头学习、率先垂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纳入校内各类型的学习培训中,准确领会把握讲话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以创新思路、有力举措、务实作风推进思政课改革,以思政课的全面质量提升带动“三全育人”工作,以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带动“双一流”建设,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教师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郝志景、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信息学院教授徐丰、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刘琼等教师代表先后发表学习体会。
郝志景表示,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提升个人素养是首要任务,他用“铁针磁化”的比喻描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磁铁,学生是铁针,教师没有强大的磁场,就无法磁化学生。吴晓明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思政课教师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们所有的老师,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老师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徐丰以理工科教师的思政教育经验为例,呼吁教师要保持求真敬业的精神,提高专业水平,以德为先,德才相长,以自身为榜样塑造理工科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刘琼表示,医学院教师要将医学的历史与人文融合到专业课程,以复旦前辈的事迹感染学生,要将科学普及融入教学,与人民群众接触,塑造正确的学科观和信仰框架。
(摄影: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