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他们探索建立传播研究本土范式

来源:复旦大学作者:汪蒙琪

新闻学院办公楼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会议室里传来热烈的讨论声。每周四,中心成员们都会相聚于此,开展读书交流会。传播理论、新闻生产、媒介技术、网络社会……不同的研究视角,让团队迸发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很多东西都变了,比如技术环境,但你要说传承,我觉得是老师们对学术的热情、态度以及基本的学术素养始终未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孙玮说。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于1984年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是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签约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的研究机构,也是全国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中心分别于2016年、2022年在教育部全国基地测评中获得“优秀”,这也是新闻传播学科唯一一个连续两次获得优秀的基地。不久前,这一科研团队还获得了复旦大学“钟扬式”好团队(科研团队)。


 “新媒体与城市传播”是他们共同的焦点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孙玮


 “不是因为某个项目,也不是某种硬性规定,大家聚在一起是因为共同的研究焦点——新媒体与城市传播。”孙玮说。


从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媒体平台,数字媒介带来的变化倒逼传播学研究的创新变革。近年来,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现状为经验性场域,团队聚焦于新媒体及其带动的人类社会巨大变革,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足本土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传播研究的本土范式。


 “‘本土化’并不只是话术上的改变,而是学理上的一种需要,要用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本土现实相结合。”曾在国外从事量化研究多年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教授潘霁说。


在他看来,数字化变革推动时空关系、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以及人类文明样貌发生着激烈变革,而国外传播学理论如今已“罩不住”中国现在的传播实际。“现代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是城市,人们对城市的样貌、城市当中各部分之间的多元关系,以及人在城市当中的生活状态,都需要重新打量。”


这一背景下,团队围绕建构“数字城市共同体”这一方向,以构建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传播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为目标,从传播媒介历史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方法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四个基本方面开展研究,以期形成相对完整的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新型范式。


在为中国传播学创造了“数字城市传播”这一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同时,团队还推出“传播与中国”文丛、《中国传播学评论》系列、“中国新媒体理论与实践”丛书等原创学术品牌,引领传播学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研究”转向。


他们于融合开放中拓宽研究视野


学术工作坊讨论现场


2019年,中心与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巴黎政治大学拉图尔媒介实验室联合主办了“数字传播研究方法”全球学术工作坊。在会上,潘霁向各国专家首次介绍了“算法情境”的概念,基于中国丰富的数字媒介实践,这一概念在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广泛认可,并成为当年国际工作坊的主题。


 “本土的理论建构需要在全球性对话中才能有新的推进。”潘霁说,理论创新要兼具本土性和全球性,既要关照本地经验,又要让别人在学理上明白,并且能够形成对话。


为了让创新思想在广泛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中心大力推动海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无论是创办“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切问近思半月谈”学术沙龙活动,还是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合作打造“数字传播研究方法”全球学术工作坊,与墨尔本大学等合作主办“可沟通城市”全球论坛与工作坊……中心通过邀请各界学者专家、业界精英,融合多元学术观点、业界视角,进一步聚合跨学科研究力量。


学术交流


我们需要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与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才能回应数字技术这样的时代命题。”团队成员、新闻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李梦颖说。在她看来,以往的理论已很难解释清现代的数字媒介特点,要做好数字媒介研究,学科融合是必要条件。


从哲学、艺术、历史,到大数据、计算机……跨学科视野成为团队研究的重要特点,每一位团队成员都会涉及到不同的跨学科领域。


这两年,李梦颖的研究聚焦在数字治理与数字基础设施,许多计算机相关的概念都被她用于研究之中。而她参与的抖音相关社交媒介传播研究,也吸引了欧盟玛丽·居里项目学者、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教授Paolo Gerbaudo的浓厚兴趣,双方之间的跨学科、跨国界合作,为社交媒介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比较视野。


谈起这个“老中青”结合的团队,90后的李梦颖感触良多。“我们经常会围绕一个问题互相讨论,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大家都会很直白地说出来,我觉得这个氛围特别好。”尽管团队中大多都是自己的前辈,但她的想法总能受到尊重与认可,前辈们的真知灼见也为她打开了研究思路。


不久前,中心成员、新闻学院副教授周海晏所写的文章《以“元游戏”建构城市文明新样态》发表在《社会科学报》,引起广泛关注。


游戏是很重要的传播实践,它能跟城市建设联系起来。2022年下半年上海、成都等地政府公布的元宇宙培育方案里,都提到了一种独特的游戏样态——‘元游戏’”,周海晏说。元游戏是以元宇宙技术为基础,较之普通游戏更强调虚实交互的游戏样态,它通过将玩家五感接入系统,创造沉浸式体验,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改变数字孪生城市系统,以虚实高度融合的方式指导生活实践。“元游戏”正以独特的方式建构城市文明新样态。


在周海晏看来,当下团队研究的核心命题是拓宽媒介视野,尤其应重视那些在传统传播领域中被边缘化、但又恰恰是在数字媒介时代被凸显的新领域,如游戏。而她很庆幸能在这样一个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学术创新的团队中找到归属感。


培养学生,他们鼓励探索而严格要求


学生在《媒介融合》课上体验VR技术


在积极探索学术创新、鼓励学科融合开放的同时,团队也不断开展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目前,成员们共同开设了《媒介技术导论》《新媒介概论》《媒介融合》《城市传播》《无人机新闻》《新闻传播学原典选读》等近十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创新课程。


课上我们经常受到老师的启发,他们对不同选题以及新奇想法有很高的包容度,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赵婧然说。


2021年,当时还是本科生的赵婧然选修了团队成员联合开设的《媒介融合》课程。在课上,她与小组成员以“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为场景,以历史作为叙事线,嵌入VR中。这一作品后来获得了2021上海国际大学生智能媒体节第三届“卓越杯”大赛互动类优秀作品二等奖。


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会给出老师也想不到的有趣答案。”《媒介融合》的授课教师之一周海晏说。


谈起团队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好难”与“严格”。


我觉得这个口碑是好的。”孙玮说,要做好学问,不下功夫是不行的。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团队成员们总会带着学生一遍遍地打磨,同时还会组织师生共同开展“半月谈”读书会,学生在会前必须读完指定书目,“每个学生都得阅读全书并发言”。


鼓励创新而又严谨扎实,这是中心团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团队一以贯之的精神传承。未来,他们将继续推动建立中国本土化传播学体系,回应好数字革命带来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