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研究,到公共卫生体系系统性建设研究,再到疫情重大决策时点的建言献策,一支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牵头的“钟扬式”科研团队致力于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承受着巨大挑战,他们坚持原创、循证、科研与国情结合,践行“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携手机构和企业,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贡献。
用大数据支撑全上海口罩的精准调度和配售
“快,一定要快!”
2020年2月1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团队接到上海市商务委的紧急任务:以最快速度开发出一套口罩预约配售信息管理系统,让有限的口罩在全市范围内得到迅速有效分配。
接到任务后,团队带头人罗力教授迅速召集当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团队成员,委托张天天博士对接各方,联合计算机学院,成立了一支15人的志愿者队伍。
2020年2月1日18时至2月2日10时,仅用了16个小时,口罩预约配售信息管理系统上线,此后一边运行一边优化。在上海市商务委和民政局的协调下,直接服务58家配送企业、6077个居委、1182个零售药店、2480万居民。截止2021年4月23日,该系统精准、有序、高效、公平、便捷、透明地配售了1.46亿口罩,缓解了市民“一罩难求”。
上海市商务委致信复旦大学感谢技术团队、罗力教授和张天天博士
看似16小时的应急,背后是经年累月的研究积累。罗力团队关于医疗资源空间布局规划和卫生应急下紧缺物资供应链的研究成果,被沪、闽、黔、粤、苏等省市广泛应用,获了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正是这些成果,支撑了16小时拿出一个可供全上海使用的口罩预约配售信息管理系统。
应急之余,罗力团队考虑得更为长远。新冠疫情将长期困扰全世界,公共卫生体系的巩固和完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罗力长期从事卫生应急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研究,师从郝模教授,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均作出过突出贡献。2009年新医改之后,关注重大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例如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呼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我们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向国家卫健委递交‘推进医防结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专报,持续呼吁重建公共卫生体系刻不容缓。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投稿论文《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并于2020年1月发表。这些工作为政府出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罗力说。
2020年2月22日,罗力受邀参与常态化防控政策文件的撰写,设计“5子系统、5项机制、5种能力、5类保障”的建设框架,服务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研究成果获了2021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
构建躯体健康指数,让个体清楚、简便知晓自身健康状态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意见》。响应“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号召,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团队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不仅持续开展宏观的体系机制研究,同时聚焦疾病诊治,致力于为不同人群提供高质量、精准化、多元化的服务。
团队成员张天天的博士论文是“基于医学检查检验数据的躯体健康指数研究”。“只有让每一个人清楚、简便地认知到自己的健康状态,才能够激发个体主动维护健康。躯体健康指数就是一种让个体清楚、简便知晓自身健康状态的方法,”她解释道。
这是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要解决的是个体健康状态量化分层技术难题,目前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申报4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华东疗养院、上海外服集团健康管理中心等健康管理机构得到应用。2022年团队拿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主动健康知识体系和输出技术方法研究》。
“在坚持了多年的老年健康、医养结合和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后,我开始聚焦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痴呆’)的老年患病人群,在多年的社区走访中,我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痛点,”团队成员王颖说道。
她的课题组为“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风险测评系统”的早期筛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2022年9月初又在老年人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在国内首次利用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评估老年人肌少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干预提供重要实践价值。
自2017年起,团队的李程跃副教授开始聚焦高血压人群,2017年、2020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由于社会加速老龄化,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口正逐年上升,如果我们能提前干预,就能很好地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发病,以及脑梗、心梗等并发症。”李程跃倡导设置高效的社区管理规范、激励机制、筛查工具和效果评价制度,让基层卫生机构更好地“关口前移”,减轻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心脑血管疾病负担。
除了长期深入开展医联体研究,团队的周萍副教授受海南省卫健委委托,参与海南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制定,在保障安全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更好地发挥先行区政策红利,加快产学研医的联动效应。
凭借此前在医务人员“心理契约”相关课题中收获的经验,周萍关注到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与中国医院协会、上海医务工会等机构合作,加强各级医务人员的心理韧性。
全流程指导,多学科交叉,培养下一代公共卫生人才
团队首创教产融合研究生多学科培养模式,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和中国人保携手,联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据科学,培养健康管理专业硕士。团队研究生普遍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优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团队成员指导学生的方式。
团队所有师生恪守“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将学术规范和道德品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老师让每位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课题的完整流程中,强调“在做中学”,关注学生做科研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学生王倩对此深有体会,在参与上海市政协委托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课题时,她遇到困难,“报告初稿中,因为相关资料不足,在与导师讨论后发现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不够精准到位。”
为保证报告质量,团队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和座谈,向上海市政协、卫健委、疾控中心以及多个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情况,完善资料基础,对报告做出多轮次的调整和完善,项目报告顺利通过审议,成果收录于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研究年度报告。本学期,这位优秀的公卫学子也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开启博士后生涯。
在团队中负责技术落地的学生盛韬表示,这段学科交叉的经历影响了自己本科毕业时的选择。他说,“我以前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很难向别人解释清楚,但自从大三那年加入公卫的团队,发现自己所研究的数据规律在与卫生实践结合后,得到更具体的解释,我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大有用处,所以选择继续读研,让自己在计算机领域做到专、精。未来我要与其他领域的学者合作,让1+1>2。”在团队的上海市医保项目中,盛韬的图神经网络研究成果得到采纳,并应用于管理实践。
学习钟扬精神,追梦脚步永不停歇
“健康中国2030”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团队的梦想。在逐梦路上,团队一直在学习钟扬教授的“坚持实干、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致力于公共卫生体系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近5年来获得1个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5个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医保局、卫健委委托项目。研究成果大多转化为中央或地方政府政策实践。
罗力熟悉钟扬老师。他说:“钟扬的战略眼光、奉献精神、踏实作风,是团队成员的学习楷模。秉承独创理念,钟扬老师选择了西藏植物种子作为研究方向,全世界独此一家;为了实现理想,钟扬主动援藏16年,潜心育人和忘我科研,其中艰辛不言而喻;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钟扬带着团队成员和学生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
钟扬的精神,正是公卫人的精神;钟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这支团队。“我们做的公共卫生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公共卫生又是研究领域中的冷门,需要奉献精神和公益精神,要能‘甘坐冷板凳’,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