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您的位置: 师德榜样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美国研究中心倪世雄老师:春风化雨、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尽显大师风范
时间:2019-04-16 作者:汪淑萍 来源: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倪世雄,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3年间,担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2000年至2006年,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世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名誉会长。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美国政治、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中美关系。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在倪老师看来,师生之情是一种真诚、无私、伟大的感情,他对学生的关心呵护是无微不至的。倪老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慈父,如春蚕,如蜡炬,对学生循循善诱,使人如浴春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倪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亲切随和、让人敬爱的长者。


关心呵护,无微不至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倪老师是一位亲切随和、平易近人,让人无比敬爱的长者。本科同学亲切地称呼倪老师为倪爷爷,他在课堂上细心讲解国际关系理论,与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地道英语短句和有趣见闻,向学生讲述他与各国专家的深厚友谊。他也会在课后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邀请学生到他家中做客,帮助毕业班的学生解决实习就业等等问题。

倪老师总说对学生的关心不够,但事实上,即使他要到外地参加研讨会,或者要为一个课题写作到凌晨,也会定期把学生们召集到一起,交流学术。只要学生有需要,他也一定会排出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倪老师总说自己对学生不起来,但其实正是这长辈般的慈爱关怀和谆谆教诲让他的每一位学生都倍感温暖,尽情徜徉在广阔的国际关系天地中。

在倪老师看来,师生之情是一种真诚、无私、伟大的感情。他对学生的关心呵护是无微不至的。在倪老师的心目中,学生的位置永远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倪老师是一个大忙人,但对学生十分耐心,对同学们的要求,倪老师总是尽量满足,对同学的来信,总是有来必复。他设立了学生谈心制,欢迎学生到他办公室谈心,通过谈心,了解了学生情况、课程的进展、班级的情况,从而对课程的进度做及时的调整。

能成为倪老师的学生,听倪老师治学为人之道的教导,感受倪老师的人格魅力与大师风范,是复旦求学路上最为宝贵也最值得珍惜的一件幸事。倪老师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当中口碑极佳。他的硕士生戴庆民认为,倪世雄教授言传身教,显示出大师风范,使学生懂得做人、做学问的真谛。

他的博士生、现在是美研中心教授的蔡翠虹认为,倪世雄教授具有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多年笔耕不辍,他不仅教学生怎么做学问,还教学生怎么做人。他的博士生、现在是清华大学教授的赵可金认为,倪世雄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的精神力量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使他尤为感动的是老师的道德文章做得好,对祖国、对复旦怀有深深的感情。记得倪世雄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我是复旦的一员,我为国家工作,为民族工作。我选择了复旦,我的一生都会刻上复旦的印记的。博士生简涛洁认为,倪世雄教授对于教育和外交事业作出不少贡献,他学识渊博、名扬四海、人格高尚、和蔼可亲、乐于奉献。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倪老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学生循循善诱,如慈父,使人如浴春风。他从不训斥学生,学生有缺点时,他会来点暗示,或者不经意地流露,使学生察觉,后悔不已并加以改正。在倪世雄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一些学生取得突出成就,他带领着的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正在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倪老师可谓是复旦一宝,他的课极受大家的欢迎,是同学们的“A cup of tea”。一到上课,倪老师就精神焕发,用他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谈论古今中外,滔滔不绝,同学们也为其精彩的授课所陶醉。有一次上午倪老师给博士生上中美关系的时候,讲着讲着不觉到了中午12点,倪老师和同学们都浑然不知,陶醉其中,一直上到1220分,倪老师才匆匆下课。

有一次晚上,他给同学们上中国与世界这门课,二教101教室是座无虚席,连讲台边的过道上也站满了人。倪老师用他洪亮的声音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并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下课后,同学们还围着倪老师提问,迟迟不肯离去。倪老师十分耐心,认真地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等回答了最后一位同学的提问之后,才骑上那辆旧自行车回家。后来才知道,其实他那天还没有顾得上吃晚饭。

倪老师把上课当成一大乐事,风雨无阻,甚至带病坚持上课。记得有一次倪老师得了重感冒,下午有博士生的课程,他也顾不上休息,用他略带沙哑的声音硬是撑了一下午,不时伴随着阵阵咳嗽。同学们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更陶醉于他精彩的授课。

记得20113月,倪老师遇到车祸,左脚踝粉碎性骨折,到长海医院治疗,接上骨头,打上钢钉,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出院后,左脚打上了厚厚的一层石膏。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程,他就邀请学生到他家来上课。他家的会客厅成了临时教室,他坐在沙发上,打着石膏的脚翘起来放在前面的凳子上,学生围成一圈......就这样,倪老师忍住疼痛,操着浑厚低沉的嗓音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那场面非常着实让人感动。


耕耘不辍,探索不止

倪世雄教授是最早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引入中国的代表人物之一。34年前,他作为中国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做国际问题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倾力于国际关系理论和中美关系,他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国际理论上海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倪世雄教授一身注意4个结合:理论与中国外交实际结合、理论与国际格局的变化结合、理论与专业(中美关系)研究相结合、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倪世雄教授是国际关系领域的先驱之一,他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做了大量基础性、奠基性的工作。

倪老师对于学术研究兢兢业业,多年来笔耕不辍,探索不止,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专著、编著十几本。记得倪老师在写《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中美建交30年》期间,由于事情多,他往往回家加班,经常写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一早,又骑上那辆旧自行车来到学校,泡上一杯浓茶,仍旧伏案工作,只是眼睛多了几缕红丝,脸上多了几份倦意。

有段时间,倪老师重感冒又伴随着腹泻。他仍然坚持这本书的写作,一边咳嗽,一边用他微微颤抖的手写着写着......就这样,忙碌了一年多时间,这本书终于完成了,看着沉甸甸的初稿,倪老师会心得笑了。紧接着,教育部攻关项目的也紧锣密鼓进入专著修改阶段,又是一阵忙碌......

20099月,《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中美建交30年》一书出版,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国际政治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专门举办了该书出版暨中美建交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海国际关系领域知名学者共聚一堂,盛赞该书。大家认为,该书布局合理,娓娓道来,可读性强,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体现了倪世雄教授睿智、冷静的性格特点,也体现出倪世雄教授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谦逊、严谨风格,折射出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思想精神。该书是上海学派形成的一个缩影,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结合的典范,是上海流派的标志,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集萃。

最近,倪世雄教授又出版了《国际关系理论探索文集》一书,该书有3个特点:一是介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探索更好地以中国的视角来介评、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外结合,为我所用。二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多年来,倪老师的教学一直没脱离过科研,以教学任务支撑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丰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最核心的学术原则,以基础理论为主,带动应用研究与教学实践,求真求实求新,立足现实,放眼长远。

倪世雄教授为我们打开一扇门看西方的研究,他作为国关领域的拓荒者,创建了一些新东西,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奠基,他所追求的理论和学问对政策的影响是直接的。他的后辈坚持这种研究和努力,使之成为经世之用。他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倪世雄教授视野宽广,具有学术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他对理论的解释、阐发,推进了政府的外交工作。他的精神、文化、制度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他才华横溢、七步成诗,他是当代的学术权威,激励、提升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断创新进取。他是复旦人,更是复旦杰出的代表。

倪世雄教授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还从事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倪老师及其团队的努力,1988年复旦大学的国际关系被评为重点学科,2007年复评,在985重点学科的建设中,倪老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倪老师真可谓是复旦一宝,他春风化雨、诲人不倦,他任劳任怨、耕耘不辍。他对教育、对科研是倾注全部精力,他如慈父,如春蚕,如蜡炬......

他双鬓那缕缕银丝,就是真实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