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符伟国教授指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干细胞移植亚专科主任董智慧教授带领血管外科、血液科和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团队完成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的最新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的综合性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
该研究成果是已知的国际上首次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纯化CD34+细胞治疗炎性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细胞移植方案各具优势:前者的主要优势在于规避了细胞在纯化过程中丢失,适用于干细胞动员能力较差或多条肢体缺血的患者;后者则能够更早缓解静息痛,更适用于进展较快的患者。此外,移植物中的炎性细胞极少,几乎不会引起移植区域的胀痛。该研究结果为干细胞移植细胞种类选择的细化提供了有力依据,从而为进一步推进该方向研究和临床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等致病因素的日益增加,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报道,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超过了2亿人;在中低等收入国家中,其患病者相较2000年增加了28.7%。重度肢体缺血是该病的晚期阶段,表现为静息时肢体剧烈疼痛、组织缺损、溃疡或坏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据符伟国教授介绍,目前对于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或腔内微创手术重建血运。但是,超过30%的患者因血管条件差而不适合,称为“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6个月内踝上截肢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40%和20%。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比,炎性动脉闭塞好发于中远端末梢动脉,病理解剖和病因学等因素使得目前主流的旁路和腔内手术疗效差,或不可行,因而发生“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的比例更高,常见的病症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嗜酸粒细胞增多症、Crohn氏病、白塞氏病、硬皮病等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为常见,且亚洲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西方国家人群发病率,总截肢率高达43%,踝上截肢率12%-31%,34.8%的患者在42岁前丧失劳动力。更加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患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年龄、预期寿命以及家庭与社会职能决定了他们对于保肢乃至恢复劳动力的客观迫切性和需求性尤为强烈,这也是附属中山医院多学科团队将其作为主攻方向的重要原因。
干细胞移植与现有主流手术在原有血管上“疏通、改造”不同,主要通过把人体中可以长血管的细胞提取出来,种植到缺血肢体中,形成新生血管来改善血供,从而规避了原有血管重建后容易再闭塞的弊端,为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带来了新的希望。据董智慧教授介绍,自2009年开始,附属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重度肢体缺血”,至今完成自体干细胞移植超过120例,显著降低了致残率,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年轻患者劳动力的恢复,大幅度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显示出良好的早、中、远期疗效。
据悉,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病人,6个月保肢率由60%提升到84%,16个月保肢率仍然保持在84%,48个月保肢率91.2%,42岁以前劳动力丧失率由34.8%降低至18%。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成果“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炎性重度肢体缺血的5年疗效”曾被干细胞领域国际权威期刊“Stem Cells Transl Med”编辑部选为特色论著并配发通讯,该杂志主编兼美国Wake Forest再生医学研究所主任Anthony Atala指出,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该新疗法的远期疗效,对于分析现有治疗CLI干细胞移植的细胞种类及其各自疗效与特点的研究,评价自体纯化CD34+细胞是否存在优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