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您的位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二十大 建强德法课: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德法课”主题报告会举办
时间:2022-11-06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为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课程定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虚拟教研室联合本校主持的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等平台,于10月30日上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德法课”主题报告会。

本次报告会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讨,通过教育部虚拟教研室A版客户端举行,依托智慧树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对外直播。共计321名教研室成员参与了本次报告会,同时还有581名观众通过智慧树平台观看直播。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第四届上海高校青教赛思政组特等奖和第五届全国青教赛思政组二等奖获得者崔涵冰老师主持报告会。崔涵冰老师首先申明了本次报告会的初衷,作为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重要前提是要先学、学深,精进不怠,必须用心体悟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把握大会精神,这是思政课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会峰副教授聚焦于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一词,从“中国式现代化”切入看中国的“民主法治”。张老师结合教材与教学实践,从政治的民主化、民主的法治化、法治的科学化三个层面来阐释中国民主法治的三重重要意涵。在对相关问题的探究中,张老师深刻剖析社会主义法律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为一体的本质特征,强调法治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及法治对民主实践而言的重要意义,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治理论、政治逻辑进行清晰阐明,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教育提供了有益指引。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系主任客洪刚教授以“务实思想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题,从新时代对青年的期待和要求切入,就青年的务实奋斗问题展开学理阐释与实践探究。就学理方面而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发展、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青年的奋斗与担当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从时代的需求和青年实际来看,对务实奋斗的强调体现为解决当下青年人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青年担起自身责任要做好的必要准备。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应当在认真研究好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引导,用理论引导、夯实青年的理性认知,激发青年奋斗的主体意识,以更好地回应其所遇到的现实困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王谋寅副教授立足课程设计的维度,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与思考,分别就“融入”过程的三个构成要素作了系统的阐明。这三个构成要素分别是:融入的原则、融入的内容与融入的方法。在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中,王谋寅老师强调思政课应当贯彻整体性、拓展性、生动性等原则;在系统、凝练的教学内容中有机地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总书记对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同时,还要在融入过程中借助案例讲解把相关知识点串联和贯通起来,由此促进教学理论性与生动性的统一,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合理建构,在生动、高效的教育教学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国亮教授首先对以上三项报告做出点评。徐国亮教授认为三位老师立足于历史和当下展开教学分析,密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与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带着感情讲有高度、有温度、有气度、有风度的思政课,鲜活地展现了思政课的魅力,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伯海教授表示这三场报告有主题、有重点、有理论、有结合,做到了思政课内容的深化、细化、具体化,并且生动地展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世界联系中国、历史联系现在、现在联系未来这“四个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马工程”理论导师、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张智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把二十大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精神教育的思考”。张智老师指出,一方面,思政课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这个“信念”既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一种认同,也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的一种实际表达,解决信念问题实际亦是在解答为什么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问题;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依托于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弘扬,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特征的中国精神体现了时代的价值追求和对如何走好新征程的内在要求,是理想信念的具体表达。有鉴于此,在思政课中引导学生对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及其所处的时代方位进行深入思考是极为重要的。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奇峰副教授的报告依循历史、理论、现实三重逻辑,阐明历史主动、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三者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就如何以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这一问题,展开了学理探究和系统性的阐述。张奇峰老师将历史主动精神的阐明重点转向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的主体,将主体自我价值的确认与民族精神的表达相联系,也将主体历史主动精神的发起与历史自觉、历史自信的认知相联系。将对主体性的关注落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主体精神的阐发与情感感召相结合的方法引导主体历史主动精神的表达,进而引导青年学子发扬自强自信、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历史主动精神,做一个历史使命的承担者。

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上海高校青教赛思政组一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燕副教授围绕“依宪治国”的内涵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相关部分的教材内容进行逻辑上的基本呈现。首先,论其内涵,张老师从总体入手,基于宪法所具有的政治性与法律性这一双重属性,对教材之中所提及的宪法本身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内涵进行学理上的阐明,强调宪法的政治性不仅仅体现为宣誓功能,还体现为是对政治国家政治统一性和整体社会秩序的呈现和维系;再论其教学实践,张老师从社会实际切入探究宪法教学的意义,对宪法所具有的政治及法律意涵进行进一步探究,指出可以在教学中将目前作为法治改革重点的宪法监督实施制度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由此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依宪治国的实质意涵,进一步认识到依法治国与个人生活的关联和重要性所在。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和教授首先对以上三场报告进行点评。王永和教授肯定了三位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及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准确、全面把握,能够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中去,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有益补充。三位骨干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所运用的多样且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更进一步探索。

教育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委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中的核心之一就在于如何学好、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将理论与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而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德法课应该关注的重要目标。三位老师都就此过程及方法做出了非常详细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上的有益示范,也为我们未来深化研讨指明了方向。

在总结环节中,教育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副主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对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思想及其教学研究作了补充与强调。陈大文教授表示,全面依法治国是关乎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以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必须更好地发挥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这也对法治的作用领域及自身内涵的不断丰富拓展提出了要求。如此,对于教学实践而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述教材及现有的理论文本,还要密切关注理论与实践动态,尤其要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实践成果,立足实践,结合现实,以更好地展望未来、走好中国法治建设的未来之路。

最后,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本科“德法”课教学创新中心(复旦大学)执行主任、教育部全国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国希教授对本次报告会进行总结,并对参与本次报告会的教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高教授指出,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分析,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学习、研究、阐释、贯彻二十大精神,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科化构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二十大提出的“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所指。与会教师们深刻学习体悟二十大精神,聚焦于德法课课程建设的实际问题,实现了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堂的生动示范,彰显了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理想信念及其历史规律的把握,是二十大精神走向课堂、走向青年的一次成功的集体备课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