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上海这座城市的思政大课堂,身临其境感受上海的红色基因。”10月29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夏繁,登上一辆“学思践悟二十大”红色巴士。从《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到杨浦滨江,从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到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红色巴士成为复旦博讲团“行走的党课”新载体。
红色巴士。戚心茹 摄
20年来,从14个人到370人的讲师队伍,从早年的40门课程到350门课程,复旦博讲团累计培养1200余名讲师,开展了3300多场宣讲,覆盖受众约50万人次。
“这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重要的是一代新人在成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博讲团打造了一支理论普及工作的青年生力军。
【“宣讲结束后,当地许多干部主动找到我”】
“青春好景君须记,最是复旦博讲时”,就职于上海市发改委的刘瀚斌,曾是博讲团的明星讲师,他一直铭记着这段经历。
第一次看到博讲团的“招新帖”时,刘瀚斌就被其“学以致用双向增进,宣传理论服务社会”的宗旨所打动。恰逢当时,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就读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他,主要宣讲“绿色发展的内涵和路径选择”。由于是第一次宣讲,起初他心里没底。后来参加了博讲团的3次集体备课,以及多次“一对一”辅导,课件、讲稿、仪态被一一打磨。“经过这番训练,我不仅变得敢于表达,也变得更善于表达。”刘瀚斌说。
在校期间,刘瀚斌先后在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宣讲。一次次近距离地行走在基层,他越来越接地气,更多地考虑“如何解决问题”。2016年暑期,他在四川雅安市宝山县宣讲我国的绿色经济,并结合当地的白玉石加工生产和原生态旅游,提出了打造川西旅游范本的具体建议。“宣讲结束后,当地许多干部主动找到我,探讨生态农业和河湖治理。”
博讲团的这段经历,也影响了刘瀚斌的职业选择。毕业后,他相继参加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崇明生态岛建设、上海的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为建设生态之城贡献力量。
【一门宣讲了45次的课程,修改近40次】
160余场理论宣讲,听众超过1.5万人次,其中“回头客”超过30%。由于上述“业绩”,经济学院2019级博士生杨洁萌,被复旦博讲团的小伙伴称为“宣讲劳模”。
在她看来,最好的讲师一定先是最好的学生。哪怕是一门已经成型的课程,也要常讲常学、常讲常新。《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与中国应对》这一热门课程最早形成于2018年10月,至今已宣讲45次,她为此进行了近40次的修改,根据事态进展不断地更新调整。
杨洁萌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开设了《数字人民币ABC》的科普课程。她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人们非常期待能尽快体验数字人民币的方便快捷。于是,她和小伙伴组建了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走访,对以苏州为代表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开展了调研,并给上海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数字人民币扩大试点的建议》,促成了五五购物节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获得2021年度优秀人民建议。
许多热心听众会主动加杨洁萌的微信,在课后继续互动。一家单位还送来致谢奖杯,上面写着:用心传播思想尽情展现作为,“这让我的心里升腾出浓浓的、被需要的暖意。”杨洁萌说。
【用青年人的话语体系,让理论宣讲“活”起来】
回望来时路,看清未来路。
“如何概括博讲团的20年?大家讨论后觉得,‘坚守本色、锐意进取’最为合适。”复旦博讲团团长、材料科学系2021级博士生左宗正说。
本色是价值取向,是使命担当。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始终不变,坚持面向基层,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本色从未改变,2004年从复旦走向社会,2014年从上海迈向全国;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育人本色从未改变。
课程讲稿总是布满修改
博讲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生蒋捷的课程讲稿总是布满修改笔记,集体备课、反复修改是博讲团的常态。“《共产党宣言》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真理之书,只有先把书读‘厚’才能越读越‘薄’。” 蒋捷把《共产党宣言》当作枕边书,翻看了不知道多少次,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他不同阶段的思考。
先当学生,再当先生。每年寒暑假,博讲团组织大家学习参访、田野调查和案例收集。脱贫攻坚主题宣讲团的20多名讲师,曾深入各贫困村,和老乡聊、和干部谈,了解国情民情。
如何用青年人的话语体系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博讲团鼓励课程情景化、网络化和互动式。比如,《跟着“剧本”去旅行——上海的红色地标与传奇党史》,用“剧本杀”的形式,带领听众沉浸式感受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再如,不久前在“学习强国”上线的系列视频《研读新时代》,正是从“青年视角”来讲述,单集点击量已超过200万。
博讲团如今已在15个院系建立了分团,涵盖文、社、理、工、医各学科。很多分团探索出了一些好的机制,比如法学院分团为讲师1:1配备专业教师作指导。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体之一,复旦博讲团已经从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发展为全校性青年理论宣传工作网络。
20年弦歌不辍、春风化雨。正如这辆红色巴士寓意的新征程,为了下一个更加精彩的20年,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