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工作动态
这位退休教师将“渔”与“鱼”都送给了滇西大
时间:2023-01-28 作者:蓝海莲 来源:复旦大学

“感谢您的帮助!请接受我们的新年祝福……”春节期间,从大年三十起,复旦上医基础医学院退休教授李瑞锡手机震动声不断,拜年消息一条接一条,不少是云南大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的师生发来的。

2022年12月17日,伴随着一阵飞机落地的轰鸣声,年近古稀的李瑞锡完成了滇西大一年半的支教顺利返沪。


滇西大领导、教师在大理机场送别李瑞锡夫妇


35年前,李瑞锡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昆明工作,一待就是8年。从那时起,这对夫妇就与这片土地结下深厚的感情。与很多人的退休计划不同,“休闲玩乐”不在李瑞锡夫妇的计划中,“我更希望留在讲台给学生们讲课,发挥余热”。当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和基础医学院副书记姜宴找到他,希望他参加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以下简称“银龄援西计划”)时,李瑞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在滇西片区六大精准帮扶项目之一,也是首批“银龄援西计划”试点受援高校之一。“滇西大就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实效的证明。”2021 年9月10日,正值教师节,李瑞锡夫妇启程前往滇西大,参加银龄援西计划。校园外观现代化的教学楼,给他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孩子们的眼里开始有了光



宿舍距离教室路程并不远,本来提前5分钟到教室时间正好,可李瑞锡很快意识到,每次开始上课时,自己总是呼吸跟不上。原来,滇西大地处海拔二千多米的高原,按照平时速度走路,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于是,李瑞锡到得比助教还早,提前20分钟进教室,给自己充分的时间“缓过劲儿”来。按照教育部对“银龄教师”的任务要求,李瑞锡第一学期远远超出规定的授课学时。一年半期间负责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神经科学基础》三门课程。


“预习版课件”以最合理的精简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同学


李瑞锡在备课上花的心力尤其多,每堂课都会做用于学生的“预习版”和“上课版”两种课件。“上课版”内容详尽,“预习版”比较精简,适合学生自学。将“预习版”课件提前发进微信群之前,李瑞锡会反复调整加工,确保课件没有任何繁琐无效信息,尽量减小同学面对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

“我读研时有位同学,他有一条胳膊肌皮神经受损,那侧胳膊看起来特别细,今天我就来跟你们说说,我当时是怎么给他做康复训练的。”凭借自己丰富的授课经验,李瑞锡每节课都会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经历的、或者经典的解剖学小故事,让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把不同神经和它们支配的肌肉联系起来、把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案例或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再枯燥的解剖学知识都能轻松记住。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院长苏光彩欣喜地对李瑞锡说,“您来给学生上课之后,我们去跟学生交流,我看到他们眼里都有光了。”

正是因为李瑞锡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兼具科普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每堂课不少“教师粉丝”会自发地来听李瑞锡讲课。在滇西大期间,他还利用空余时间,发表诸如《由“艺术果蔬”所想到的》《幼儿视觉通路与“吃饭”行为建立》《大理石与肌皮神经》等很多科普文章,用解剖学专业知识向大众科普医学常识。



在学生正式学习解剖前,给“大体老师”献花、静默、宣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李瑞锡从事教学的过程中,每学期开始都会精心安排一场仪式。“强调这种仪式感,是为了让医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知道自己未来肩负着呵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

李瑞锡解释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第一门与医学直接相关的基础课程,对培养正确的“从医理念”至关重要。“解剖课学好了,学生会将医学当作事业,而不仅是职业。”他告诫学生,人体是生命的载体,再精巧的机器都不能与人体的复杂性比拟,医者也绝不是“修理工”,行医时应抱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病患的关怀。



考虑到年龄和健康问题,“银龄教师”一般履职半年或一年。一开始,李瑞锡也只准备在滇西大工作一学期。然而,第一学期快结束时的一个晚上,李瑞锡正在上实验课,突然接到周桂发的慰问电话,接完电话回来后他跟同学们开玩笑:“组织上马上要把我召回去了”。没想到同学们一下子就慌了神,李瑞锡忙说自己是开玩笑的,但同学们反而着急起来。“不管您回不回去,今晚咱们必须一块儿照张相!”下课铃一响,就簇拥着他,在实验室里拍了合照。

这件事让李瑞锡深受感动,“我跟同学们只接触了一个学期,没想到他们对我还是很有感情的。”于是,他主动向复旦大学报告:“如果学校继续派我,我想为滇西大的学科建设做点事,不仅要建,而且要按照全国最好的学科建设标准建。”最终,李瑞锡得到学校批准,继续支教一年。


站在学生立场,与学生教学相长


来到滇西大不久,李瑞锡发现,该校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弱,很多教师是刚毕业的学生。

“我不只是来教学生的,还应该教这些青年教师如何成为专业能力过硬、有师者风范的人民教师。”李瑞锡当即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





李瑞锡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在国学经典的浸润中长大。他认为,做老师的第一步应该是学习“为师之道”,发扬高尚的“师德师风”。他在学院开出《专业教师之形象与礼仪——我是老师我自豪》主题讲座,作为“师德大讲坛”主讲人,为滇西大全体教职工作讲座后,又受邀前往昆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讲课。李瑞锡引用经典的国学名句,讲述古代圣人对“师道”的重视,又以钟扬等“时代楷模”及勇于奉献的好老师事迹为例,让教师领悟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重任。

他常常劝诫青年教师多表扬、少批评,与学生建立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批评学生要单独批评。在全班面前批评一名学生,不会对其他人起作用。如果在全班面前表扬一名学生,却会对全班的积极性有推动效应。”面对滇西大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李瑞锡谆谆教诲:“你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现在成了老师,不能突然以老师自居,居高临下地批评学生。要站在学生立场上,跟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在滇西大的第二、第三学期,李瑞锡将更多精力放到师资培养和教研活动制度建设上。作为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与数字解剖学分会主任委员,李瑞锡对接总会,在疫情期的2022年6月,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与数字解剖学分会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举办《系统解剖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和在大理大学举办《局部解剖学》高级师资进修班,邀请全国17名教授来授课。两个进修班为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培养4名专任教师,更为大理大学以及我国西南地区医学高校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解剖学教师。



在教研活动制度方面,李瑞锡在滇西大大力倡导集体备课、集体学习,就教研室活动类别、意义及开展注意事项,为学院全体教职工开展讲座。他指导青年教师编写教研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细致到每周活动的具体时间、主题和发言的教师。

教师课多,找不到大家共同空闲时间怎么办?李瑞锡老师说,要利用每周二的午休时间开展教研活动。“进步就是这么干出来的,时间对所有人都是一天24小时,把事做好的关键,就是善于利用时间。”在教研活动中,李瑞锡会认真点评青年教师的试讲表现,给他们示范如何将看起来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还带领他们阅读解剖学英文经典著作。

“教师大量的工作是在课堂之外完成的,教研活动制度建立起来后,能很好地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水平。”李瑞锡深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不断将复旦行之有效的做法教给滇西大教师,让青年教师学会正确开展教学、提升自我的方法。“滇西大未来的发展,就看这些青年教师了。”



“太好了,李教授,非常感谢您留给我们的珍贵纪念品。”离开滇西大前,李瑞锡将汇集自己教学心血的“鱼”,包括15本书籍(大部分为李瑞锡主编或参编)、全套解剖学课程的课件、精心制作的图谱原图、白大衣、复旦上医基础医学院的人体骨身标本、解剖器械等,送给了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

滇西大高度评价李瑞锡在援派期间的工作实绩,认为他的到来,为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带来“复旦大学的优良学风” “复旦大学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的解剖学学科,有了明确的前进和发展方向”。

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复旦上医就曾支援新建的大理医学院。教师们带去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具、切片、标本,为云南培养了一批未来的医学专家。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院长苏光彩就是当时大理医学院的学生。“那时就是复旦上医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我得到了上海医学院的真传。每次回忆起那段日子,总是很开心。没想到现在我们的学生又有机会听到复旦上医老师的课。”

继复旦上医医院管理处原处长、金山医院原副院长姚诠教授之后,李瑞锡作为复旦上医第二位“银龄教师”圆满完成援西任务。未来也会有更多复旦“银龄教师”投身国家西部的教育事业,为西部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