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工作动态
他们培育医师,也培养“追梦者”和“筑梦者”
时间:2023-01-05 作者:蓝海莲 来源:复旦大学

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获得“钟扬式”好老师称号;两年后,复旦评选出的十支“钟扬式”好团队中,她所主要带头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教学团队,榜上有名——从一个人到一个集体,这份来之不易的新荣誉,在华克勤看来意义更为深远,因为“学习、传承钟扬精神,应该是所有人的事”。

这支教学团队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及专培生的临床及大课教学,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建立多种教学模式混合授课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打造由浅入深的递进式、阶段式妇产科临床实践培养过程,形成了科学的考核和课程评价方法,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作为医者也作为师者,他们致力于打造医疗、教学一肩挑的人才梯队。如今,团队中既有妇产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也有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还有快速成长的青年翘楚。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钟扬的这句话,始终鼓舞着妇产科学教学团队中的每个人,激励他们在医学教育的道路上争做脚踏实地的“善梦者”,更竭尽所能引导学生成为“追梦者”和“筑梦者”。



与时俱进、突破创新,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医疗追求的是今天,教学追求的是明天。”华克勤认为,要实现医疗上的重大创新,离不开培养一代代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为团队带头人,她承担五年制《妇产科学》、八年制《妇产科学PBL课程》及研究生《遗传性肿瘤诊疗新进展》教学任务。课程熟稔于心,但她从不照本宣科,每年增补最新诊疗进展及思考。团队秉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始终以患者安全为前提,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难点盲点,与学生探讨交流……正是“手把手”教学和丰富的实践讨论,快速提升学生“硬实力”。

近五年,团队共承担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系统课900学时,临床实习病例讨论720学时,妇产科学研究生课程360学时,住院医师能力培训课程220学时。《妇产科学》获国家首批一流课程认定,《妇产科虚拟混合现实培训》及《盆底虚拟仿真课程》获上海市虚拟仿真建设项目及上海市重点课程。

团队成员、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丁景新参与了六年制MBBS英文大课教学,此外还担任宫颈癌小组的秘书,负责每学年的课程编排和试讲组织。

“每个新参加授课的医生,都要在宫颈癌小组先试讲,由专家和其他医生来提意见。”丁景新介绍,在小组进行一轮把关后,教研室还会进行二轮把关,“大课试讲把关非常严格,去年就有两位医生没有试讲成功,今年才通过”。

日常教学也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实现突破与创新,同样是团队的目标。比如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多发病,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一般只能结合书本图片、视频教程,为学生讲解人体盆底结构。而盆底的肌肉大多是交错在一起的,有浅层、中层、深层,又分前盆腔、中盆腔、后盆腔。不同的盆腔缺陷会造成不同的问题,需要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法。这种复杂性,往往导致老师讲不清、学生也听不明白。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团队一直梦想着哪天可以将其引入妇产科的教学课堂。2021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与功能重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训”获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

经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和不断调试,如今,在复旦上医学子的课堂上,理论知识得到了可视化呈现,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可感。学生只要戴上AR眼镜,就能清晰看见人体盆底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条血管,每一个部分都可拆解、可组合。VR技术还使临床医生们得以沉浸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手术环境之中,通过虚拟的手术器械,体验和学习相关的手术步骤,并根据个人需要重复进行各种必要的操作训练。这一创新性课程广受好评,作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体系建立和推广》项目的成果之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严格质控、懂得放手,立足临床开展人才培养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始终和临床紧密结合。而临床教学又分为许多类型:本科生实习教学,进修医生带教,团队下级医生带教,规培专培带教等。

以妇产科医院的专培带教为例,第一轮要让学生做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第二轮就要做子宫切除手术。在丁景新看来,临床教学非常重要,只有通过老师带教,才能让医学生真正胜任医生岗位。



“我们的临床教学风格有二,一个是注重质控和把关,同时也懂得信任和放手。”她回忆道,自己刚来红房子医院的时候,华克勤是她的上级医生,“她会帮我扶镜指导,让我上台主刀,所以我现在带学生也是如此。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尽量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尽早独立。”

让学生尽早独立,就要让学生有能独立的本领、敢独立的勇气,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提出了“寓情于景”的教育模式,依托上海市产科临床实训基地项目,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教学查房等多元化临床教学模式。在复旦大学PBL教案评比中,团队有37篇教案获奖,其中2篇编入中国医学教育PBL病例库。

“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是无时不刻的。”团队成员、副主任医师邱君君记得,导师华克勤每周会保持三次以上的教学查房,从最年轻的医生开始问问题,一个个问到大医生,问到大家都答不出来为止。

当在门诊遇到例如生殖道畸形、病灶很大的肿瘤等疑难杂症时,华克勤会让当天跟她查房的所有学生一起来观看学习,让大家一起分析病情。“我们有时不敢说,华老师就说没关系,让我们大胆说,再跟我们分析,不同疾病诊断之间的区别和原因。”邱君君说。



手术台上,华克勤也不忘给学生们讲解剖,偶尔会问学生们,这根神经是什么,那条血管又是什么。手术结束,华克勤还会给学生们画手术图谱,指正她们的手术切入位置。这种耐心、负责的教学风格,也继续经由像邱君君这样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一代代传承下去。

为了更好地发挥临床教学的作用,团队还组织学生排演剧目,还原真实的医疗场景,让大家身临其境参与医疗救治。比如宫外孕的抢救过程,大家分饰医生、病人,在剧目中学习思考,当孕妇大出血时应如何配合手术室、护理部开展输血、安排手术。

临床反哺教学与科研,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专科疾病与临床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师资队伍,组建18个亚专科教学组。各教学组将临床专科工作反哺课堂教学,强化课堂专业水准。每位老师都有师门微信群,一般每两周举行一次线上组会。在读研究生可以提出研究兴趣,以确定课题内容。“我们的研究方向很广泛,想到什么都可以说,老师会为大家积极创造机会去做想做的研究。”团队成员、主任医师张旭垠说。

已毕业的医生则主要是汇报工作近况、研究进展。遇到特殊病例,大家就把查阅的文献发到群里进行讨论。如果还是没法解决,老师会争取机会把问题带到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联合诊疗),让多学科的团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难点、达成共识,最终再按照探讨出的最佳解决方案实施。


投身社会、对口帮扶,践行“为人群服务”的医者初心


医学不仅是科学,也是“人学”。走出课堂,去社会中历练;走出教室,在责任中成长——医学生的教育除了专业学习、临床锻炼,更重要的是传递为人群服务的医者理念。

教学团队始终坚持要带领学生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历、去体验,积极承担各类学生实习、带教工作,先后参与克卿书院、寒暑假社会实践等。通过开展医学人文讲课、医学科普宣教、从医经历分享、实地参观学习等,团队完成25人次带教,并获得复旦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荣誉。



团队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鼓励研究生深入社区,服务群众。2017年至今,研究生党支部在他们的指导下,先后与斜土街道、平凉街道合作,开展社区科普宣讲11场,受惠群众近千;通过打造“科普月月讲”项目开展科普宣讲34场,视频点击累计达5万余人次,3名医师在上海市月月讲大赛中获三等奖;他们支持研究生打造“红讲台—青春期性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进入校园,服务青少年。截止2021年底,该项目足迹遍布上海各区县的160余所中、小学,约9万余名学生受益。并与“喜马拉雅”APP合作,录制系列音频课程,云端科普突破了空间和地域限制,截止目前,已有2.4万青少年及其家庭在线收听。



团队积极带领医学生参与医务社会实践,如组织策划孕产妇及其家庭共同参与的“顺产GOGOGO项目”、面向不孕不育家庭的“枣子树行动”、关注早产儿家庭互助的“天使宝贝计划”……使医学生在切身的参与中,了解患者需求,体恤患者疾苦。华克勤认为:“学生时期是培养医者初心的起点。帮助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同理心和敬畏心,才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和意义。”

作为上海“组团式”对口帮扶云南的28家三级医院之一,红房子医院承担着为期5年对口帮扶云南金平的任务。华克勤及其团队身兼医生与教师双重使命,在推进医疗援助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落在教学上,“手把手”将规范、制度、流程教会当地医生,并定期进行产科应急演练,帮助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助力实现了连续5年孕产妇“零”死亡的记录。



几年前,华克勤曾去新疆看望医院派出的医疗队,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当时我们想在当地开展宫颈癌早期诊断工作,结果发现我们给那边采集的标本、做的液基细胞检查,一个个瓶瓶罐罐都放在那里,一直不出报告。没人去完成,因为没有这个技术。”实际上,在我国许多偏远地区,这一现象都存在。

如何才能真正打通偏远地区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为此,团队开启了一项创新性工作,那就是与高校、企业联合,开发宫颈癌的AI筛查平台及工具。

比如阴道镜图像,团队医生先标注什么形态是正常、什么形态提示病变,标注以后再由计算机工程师编写算法,算法随着病例的累计而不断迭代。当算法迭代到副主任医师水平的时候,就相当于打造出一个可以永久派驻在外的“智能医生”,由此,偏远地区医生阅片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不畏风雨、坚守初心,在“追梦”道路上行稳致远


团队在日常诊疗中也始终执着“追梦”,其背后原动力是对广大病患需求的重视。

随着宫颈癌不断年轻化,许多未育宫颈癌患者面临着“保命”和“保育”的两难抉择。特别是对于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孩子保不住、还要切除子宫,对病人和家庭都是极大打击。

对于这类患者,能否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又保留必要的生殖器官、生理功能?开展宫颈癌保育手术的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打破这一困局。

对于这些原本只能切除子宫的患者,团队想到一个两全的治疗方案——通过锥切切除病灶,保留子宫和妊娠功能。2013年,他们从完成国际首例“孕期合并宫颈癌患者保留宫体及胎儿的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手术”开始,一次次向禁区突破,后又通过创新术式,解决了术后生育率的难题等。在持续不断的“追梦”中,团队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妊娠宫颈癌诊疗中始终走在国际前列,近20年妊娠期宫颈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94%,新生儿存活率达100%。团队也先后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然而,追梦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临床诊疗及手术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责任重大,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会犯错。在团队成员最无奈、最彷徨的时刻,更需要我们以师者的身份,在学生‘筑梦’的路上挡风遮雨。”华克勤说。

团队一名处于发展期的生力军,曾在主刀一位重度内异症患者时,术后出现了输尿管并发症,虽说手术并发症在所难免,但此事件让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再不敢向高难度挑战。这对于一位外科大夫而言,将成为其成长路上的严重阻碍。于是,华克勤主动承担了该医疗事件的所有责任,买了补品带着她去看望那位接受二次手术的患者,并关心再次手术的情况,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那一天,她们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在润物细无声中给年轻医生上了一堂关于“医者责任”的课程,更为她解开了心结。

“我们团队甚至整个医院的文化都一直是感恩。”华克勤说,医学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地打破传统中创新发展;医生的成长,更离不开病人的支持与配合。

正如妇产科学教学团队的宗旨那样,“潜心问道精技能,立德树人育英才”,他们将继续为广大女性健康及妇产科学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医院和国家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妇产科高层次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