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您的位置: 师德榜样
十年时光,这个教学团队播下了三颗种子
时间:2022-11-29 作者:黄雯思 来源:复旦大学

 “品酒要先看,后闻,再品。”


 “别一口气喝完,要观察酒的颜色,体会酒的香气。”


 “体会到不同酒体的层次与口感的区别了吗?”


 ……


你或许很难想象,这是发生在课堂中的对话,而这正是复旦大学通识选修课《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上经常出现的场景。


 “我们面向非生物专业的同学开设这门通识教育课程,就是希望帮他们推开一点点门缝,看一看更大的世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课程负责人吕红认为,学生们能将课堂知识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


该课程由8位来自生命科学学院不同学科方向的高级教师团队精心打造,自2013年开课以来广受复旦学子好评。2018年,该课程入选中国大学MOOC,首批选课人数超过4000人。


凭借多年来在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这支教学团队获得过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今年,他们获评复旦大学“钟扬式”好团队称号。


 “这是对我们团队所有老师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钟扬老师的‘种子精神’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让更多人认识生物,喜欢生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主讲教师余垚说。



一门精雕细琢的生物类通识课


为什么葡萄能变成酒?转基因植物到底好不好?面包是怎么变得松软可口的……


面对复旦非生物专业同学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老师们会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来自身边的生物技术热点话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真正要答对、答好它们并不容易。”吕红说。


这个学期,吕红每周一都会为本科生上《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堂上,她条分缕析、妙语连珠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吕红老师优雅又平易近人,她上课总是循循善诱,启发我们的思考。”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王瑾萱说。



作为教师,吕红在教学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标准,她认为教学不应该是对着书本课件读知识点的填鸭式教育。抛开作业与考试,吕红在意的是,学生在上完这门课后,是否能养成思考习惯,提升思辨能力。


 “所谓‘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思考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她强调。


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生物技术知识体系、理解生物技术与人类发展史的关系,教学团队在准备过程中下了大功夫。细致到每一堂课的课件标题,如《天使还是魔鬼-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老鼠怎么会不怕猫-转基因动物介绍》、《我怎么知道你是你-DNA鉴定技术》,都凝结着教学团队的心血。


 “这些标题都是经过团队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的,称得上是‘精雕细琢’。”课程助教、2020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艾毅深有感触,“一方面,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通俗有趣的表达,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每一个问题。比如讲到基因编辑技术,如果改成《百利而无一害的基因编辑》,就太过绝对了。”



如何把看似抽象的概念理论讲清楚?吕红认为,生物技术的概念理论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和现实——人们正是从大肠杆菌中的EcoR IEcoR II中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从细菌特有的免疫系统中发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从温泉的嗜热菌中提取能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促进了PCR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从生活中来,又推动了生活的发展。”在吕红看来,基于科普但高于科普,是这门课设置的初衷。


一支深耕本科教学的科研团队


吕红办公室的对面,就是上海市工业菌株工程技术中心。没有特殊安排,即使周末,她也常常会待在办公室或实验室,而且办公室的门永远是打开的


 “我是个‘留守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找我,我能及时给他们答复。”吕红笑言。


吕红的博士生艾毅回忆:“我研一时负责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吕老师在我刚接手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会来实验室跟我讨论,关注我的实验进展,这远远超出了老师本身的工作范畴。”正是这样严谨治学、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她在学生与老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带领教学团队越走越远。


从古老的微生物酿造技术,到现代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从植物转基因技术到动物克隆技术,《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在这一学年共开设六个平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每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有所不同,学生们选择空间更大,也更自由。



课程团队在开课前的每个寒暑假都会集中备课,经过反复讨论,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案。与此同时,教学团队的八位老师作为科研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也会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所侧重。


 “我主要研究病原体感染与免疫应达,在教学中涉及到抗原与抗体部分的内容时,尽可能多跟同学们分享这一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作为新加入课程团队的成员,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继喜认为,只有基于教师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教学内容才能有特点、有新意,对学生才会有启发。


为了让课堂内容更为鲜活,教学团队每学期开课前都会花大量时间更新课件,“这点很重要,课只有常讲常新,才能入心入脑,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及时跟上。”余垚说道。



酿造葡萄酒、制作酸奶、翻转课堂转基因利与弊辩论赛、1分钟课堂小论文……“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团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总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两者的位置能不能换一换?有时候我们跟学生讨论,也常常会受到启发。”在李继喜看来,学生与老师是相互促进的。


一条扎根永平的科技产业链


除了教师,“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还有另一重身份——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他们致力于运用科技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201810月,吕红带领教学团队部分成员来到云南永平,与以蔬菜为原料天然发酵制成酱菜的阿庆嫂公司达成合作,进行科技帮扶。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吕红发现,在传统加工方式下,酱菜的产品附加值并不高。


永平县丰富的水果资源,让吕红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同样是发酵,以水果为原料的发酵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何不转换思路,研制一种时尚饮品呢?”从切苹果开始,她亲自带头,在对20多种微生物菌株进行筛选,并综合考量口味、甜度等因素,利用复旦大学的专利菌株,研发出了苹果原浆发酵酒技术,实现了苹果的“华丽变身”。


经过技术团队、生产研发团队等多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寄寓着复旦、永平情长意久美好期盼的C9苹果酒于2020527日、复旦大学115周年校庆日正式上线。“这是永平县的第一条小试生产示范线,我们帮人就要帮到底。”吕红说,扶贫不能是简单“输血”,更重要的是用科技“造血”,扶植产业获得内生动力。


在吕红的推动下,永平县目前已建立了苹果和梨的C9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并研发幸福永平APP数字销售网,推动线上线下联合的市场开拓,成功建构起C9的一、二、三的产业链。



 “致精至卓”是吕红常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追求精致、成就卓越。这也是这支团队对C9产品研发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期望。“除了科研能力的提高,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吕红对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一直都是开放支持的态度,她鼓励学生们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探索。“无论学生未来从事什么职业,老师要做的是赋予他们优秀的‘基因’。种子好,在任何一片沃土,都有机会生根、发芽。”


钟扬常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传承“钟扬精神”,就是要继续“种子梦”——在教学上赋予学生优秀的“基因”,这是种子;在科研上为国家工业生物技术的需求提供先进菌珠,这是种子;在永平通过科技帮扶实现乡村振兴,让科学技术的种子落在永平的土地上,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也是种子。


 “生科院大楼前的大石头上刻着八个字,‘夫物芸芸,各复其根’,树能否长得茂盛,关键在于它的根扎得牢不牢固。我们老师要做的事,就是帮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根扎牢、扎好,让每一颗种子茁壮生长。”吕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