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工作动态
【“钟扬式”好团队】“营养与健康”团队:研究“吃什么、怎么吃”
时间:2024-03-09 作者:蓝海莲 来源:复旦大学

吃什么、怎么吃?在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院长、“营养与健康”团队负责人高翔看来,营养学回答的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而营养学的最终目标则是指导人群的健康生活。这也决定了营养学的研究和发展离不开人群。

2023年,复旦大学“营养与健康”团队获评“钟扬式”好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2022年,团队负责人高翔归国担任特聘教授,联合主攻营养流行病学的何更生教授和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陈波教授等筹措建立起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他始终坚持研究生的培养应与国际接轨,希望团队能够为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学术规范,“先把一件事规矩地做好,进一步走向创新”。

现场研究,破解慢病数据采集难点

 “营养学科的服务对象是人群的健康。”高翔将其研究对象化简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怎么吃,即膳食组合和人类健康的互动,如一餐中红肉和蔬菜的比例等,其二是吃什么,具体的某类食物如何对健康产生影响,其三则更深入到食物中具体的某种营养素在维持机体健康上发挥的功效。听起来平常,背后却需要科研人员长时间、大规模的跟踪随访。

近年来,“营养与健康”团队成员基于大规模人群队列开展了膳食行为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我国慢性疾病在不同人群中流行的特征和营养因素,为膳食指南的制定提供了直接证据。此外,他们还评估了多种营养素和健康膳食模式对慢性代谢性疾病或特定癌症的影响,为制定慢病防治指南提供了重要依据。

与学生开会

在高翔看来,慢病研究的难点之一就是数据采集。“我们面临的经常是十几万人的大现场,如何在其中采集到准确、全面的数据,就是现场研究的关键。”202311月,他带领团队成员及研究生远赴河北参与“开滦研究”的研究现场、对十万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生活方式和疾病的相关信息。

2022级博士生王凯玥在“开滦研究”中第一次接触到人群调查的现场工作。“数据的分析是流程化的,但是前期工作却是漫长、琐碎、艰难的。”在调查中,她体会到现场研究对流行病学研究获取第一手数据的重要作用。

团队在开滦唐家庄医院精神康复中心参与病人的艺术治疗

怎样将这些与人群息息相关的成果真正用于服务人群?团队的解法之一是成果转化。团队看到了营养学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营养与退行性疾病研究校企联合实验室于202311月落地。联合实验室和企业合作,聚焦于团队在退行性疾病减缓和预防方面的已有成果,通过询证医学研究,在“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营养支持等领域开发关键技术和产品,逐步开展规模化研究,参与制定、发布营养学指南,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近年来,团队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探索,并鼓励学生出席学术会议,与营养学领域的同行积极进行成果合作,在20239月的亚洲营养学大会、10月的中国睡眠研究会全国学术年会、11月的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大会上都有团队的身影。

在营养和慢性病成果产出上,团队已累积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0余篇,获得了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10余项。此外,团队也注重科研为政策所用,团队重点关注我国及上海地区食品中传统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暴露问题,有关金属镉的系列研究曾为国家制定相应的食品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的事,要让他人了解我们的成果,并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来帮助我们进步。”高翔说。在他带领下 ,开展科普成为团队将营养学研究成果普惠于人群的主攻方向。

回国后,高翔感受到——对于营养、健康知识的渴望,中外皆同。在国外工作期间,高翔曾去附近的一个养老院介绍营养和脑健康,会场坐得很满,还有不少老人坐着轮椅听课。

回国后,高翔还在澎湃新闻设个人专栏《寝食无忧》,在自己深入研究和关注的营养、睡眠和脑健康领域,以通俗流畅的语言,解答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和睡眠问题,结合团队自身的科研成果,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走进社区

近年来,团队成员也加快推进将营养学知识向大众普及的步伐。“营养与健康”团队教师及研究生走进社区、走进偏远地区,将实验室里复杂的科学理念和研究成果转化成被大众理解的语言,针对糖尿病、帕金森、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进行科普,向群众传达健康的生活理念。

 “现场几乎坐满了人,许多居民带着笔记本,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一位团队研究生回忆起科普现场活跃的气氛,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他提到,解答观众们提出的问题给了他别样的成就感,他也为能够帮助到人们感到异常兴奋。

谈到是什么驱动团队着力科普,高翔坦言:“走近群众,服务群众,这就是我和我的团队持续开展科普工作的动力来源。”

不是“严师”

 “好的科学研究和艺术一样,应该是美的。”在高翔看来,合格的科研人员一定要有能快速找到问题命门的能力,化繁为简,一招毙敌。因此,在培养团队科研人员或学生时,他始终将“解决问题的能力”视为关键的培养目标。

回国后,高翔延续此前在国外开设的全英文课程“scientific writing”(《科研写作》),面向有志于科研的研究生讲授科研写作的思路和规范。在课上,高翔会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学术文章,并进行多次英文演讲实践和写作训练。“我希望通过这些实战的东西,让学生们真正学会应用知识,而不仅仅是应对考试。”

尽管对学生的要求高,但高翔并不是“严师”。

团队每周的组会上,大家常常因他的幽默而笑声不断。他记得每位本研学生的课题细节,为他们举出可供参考的研究和文献,每当有研究生汇报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他也总能回溯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上,循循善诱,抛出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到突破瓶颈的关键。团队虽只有两届研究生,但一直有良好的“老带新”传统,在组会上,师兄师姐也不吝于为“科研小白”们提供帮助。

 “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路。”在高翔带领下,团队提出的许多关于营养和脑健康的新观点至今仍在学术界居于前沿。团队首先发现了粮食安全和脑健康之间的关联,发表了世界第一篇中国人膳食模式的研究,同时还是最早提出 “抗炎饮食”概念的团队之一。他们时常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打开思路,看到更广泛的营养学研究问题。

据团队成员孙亮介绍,营养学的研究方向广泛,而每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掌握的信息量和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很难做到全面、准确。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为了及时把握某一领域最优质的学术科研资源,团队通过定期文献交流等形式,形成了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科研基本功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快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为今后科研选题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承担科研任务、教授专业课程,高翔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开设复旦大学“中国书法艺术”通识核心课程,吸引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前来选修,感受书画的魅力。书画也成为团队成员和师生之间的纽带,大家既是师生也是“书友”,临近春节,师生会共写一幅“福”字装裱在办公室。

营养学看似寻常,却需要研究者扎根基层、深入现场的潜心研究。这支年轻的团队立志在关系人群健康的各领域发挥自己的势能。

据高翔介绍,未来,依托营养研究院及公共卫生学院的平台,营养与健康团队期待能够围绕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各方面展开跨学科合作,与农学、文化人类学、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关联,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营养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随着对食物可持续性的日益关注,团队还将进一步探索食物生产、消费和处理对环境的影响,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