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
您的位置: 师德榜样
缺氧不缺干劲,真情洒满藏区
时间:2018-10-23 作者:朱辉 来源: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8月23日,华山医院超声医学科医生王晓作为“上海援藏包虫病流调队”21名队员之一,飞赴西藏日喀则,代表华山医院援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开展为期1个月的包虫病的超声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日前,王晓圆满完成任务返沪。

  王晓是科室的年轻骨干,平时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作为一个9岁孩子的爸爸,王晓很想给孩子更多的父爱润泽,但是他“顾大家、舍小家”,积极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号召,立即主动报名。超声医学科尽管“活多人少”,但是科室全方位为他的援藏积极创造条件。王晓和他的科室呈现给全院医务人员的是责任和使命,是当前“两学一做”最好的诠释和行动。

  西藏高原是旅游者向往的美丽天堂,但是对于长期居住在“零海拔”的王晓来说,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工作环境。高原缺氧是他必须要跨过去的“坎”。日喀则市平均海拔4000米,王晓工作的定日县海拔更是最高达5200米以上。而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就被称作“人类生存极限地”。

  虽然王晓在出发前做了大量有关预防高原反应的攻略和准备,但是他在到达西藏的第一天就出现异常严重的高原反应,是全队21名队员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反重病号”。而王晓并没有被这样的困难打倒,他在服用药物克服的同时,努力用意志战胜不适。直到完成一个月的援藏工作即将离开时,他还有较为严重的头痛等高反症状。

  在高海拔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的包虫病调查现场,他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队长要求他休息,但当他看到那些患有包虫病的藏民,那些藏族儿童、老人殷切的眼神,毅然边吸氧边开展B超检查。队长和当地的工作人员看到王晓强忍高原反应露出痛苦的表情,还在坚持为藏民开展B超检测,内心无比矛盾又心存感激,既想阻止他继续工作,又不忍心打断他那份爱心和真情奉献。回到住所后,尽管一天的工作已经让王晓非常疲惫,头痛“高反”仍在滋扰自己,但是为了流调数据的准确性,王晓仍然坚持和队长一起校对每天一百多名检测者的数据,确保报告给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准确。这样的工作几乎是每日进行,开展到凌晨一点。“没有藏区的健康,就没有藏区的小康”,为了藏民的健康,王晓勇于奉献自我,这样的好医生、好党员,藏民永远会记住。

  援藏工作中的质量意识被王晓放在了工作首位。上海队要打上海牌,王晓用他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工作业绩充分诠释了华山品牌、上海品牌。为了保证工作质量,他对每一个阳性病例都极其重视,要与一起工作的超声医生队友共同讨论,待取得一致意见后才填报阳性,力求结果可靠、可信。对于有争议的诊断结果,王晓也不回避,记录有关结果,待回到临时居所再向权威专家咨询和请教,以确保“不漏掉一个,不误诊一个”。对于在定日县诊断的每一个包虫病病例,王晓都会保存动态图和静态图,便于日后待查复核和进一步研究。他还将每个病例进行编号,确保图、表、人一致,不疏忽任何细节。他的严谨和踏实,得到了队长的肯定,更得到了藏区牧民和农民的称赞。日喀则市卫计委和定日县卫计委赠予伤害援藏队的锦旗上都有他的一份成绩、一份奉献和一份爱心。

  缺氧不缺干劲、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水平,王晓将爱洒在了西藏,他的工作充分展现了白求恩精神,鲜活落实了“两学一做”要求。

来源: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