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工作大会
您的位置: 全国教育工作大会
教育部:全国教师战线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时间:2018-09-20 作者:朱辉 来源:教育部网站


河北省秦皇岛市大刘庄小学教师 程 杨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乡村青年教师,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备感鼓舞,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总书记一直以来关心乡村教师。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伴随着“国培计划”等的落地生根,满足了基层乡村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渴求,助推我们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精彩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已经走进了乡村孩子的课堂,成了我们教学的好帮手。同时,我们的待遇收入也提高不了不少,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了,有的城镇老师主动到乡村任教,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以前比有了很大提升。

  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动身边的广大乡村青年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把满腔热情都奉献给我挚爱的乡下孩子,坚守乡村教育这方热土,默默耕耘,不改初心。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身学识与本领,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乡村教师,做乡下孩子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到“六个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奉献党和国家,修好品德,学好知识,增强体质,热爱劳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河北省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张 欣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特殊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特殊教育不仅要重视对残障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引导他们战胜残障、战胜自我的勇气,引导他们乐观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信心,引导他们自尊自强、努力锤炼意志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靠不懈的奋斗成为人生的赢家。我相信,每一位残障孩子,在良好教育的引导下,也能得到个性优良、缺陷补偿,生活自理、潜能开发等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珍惜人民教师这份无上光荣的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特别是面对残疾学生,我更应当努力修为,提高自己爱生育人的能力水平,熟练掌握手语、盲文这些特殊的语言文字,遵循听障、视障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尊重他们的个性与差异,努力钻研适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要用爱心、诚心、恒心叩开残疾孩子封闭的心灵,用“爱生如子”的人性光辉温暖残疾孩子的心扉,用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拉动残疾孩子不放弃任何一个梦想。


四川省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 许德权

  作为来自“三区三州”基层一线的中职教师和校长,要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奋力开创凉山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下一步,学校将坚持寻求教育合力,家校联动,产教融合,知能并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运用红色资源加强理想信念和光荣传统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充分保障教育公平,加强对口帮扶、教育结对、技术扶贫等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既有设备、技术优势,为农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孩子提供更多实质性帮助,优化人力资源素质,让凉山孩子通过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德行高尚的德昌中职教师。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将现代学徒制落到实处,以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契机,努力推动学校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书记、副教授 杨青松

  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大学生。

一、当好新时代思政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不仅强调“德”的存在状态,更注重其形成过程。“树人”不仅强调教育目标,更注重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事业是德政工程,立德树人则是灵魂工程。在学校举办的“讲好华师故事”活动中,一代代华师人用一个个用心用情用爱讲述的故事诠释着“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博爱的传统熏陶着桂子山的所有山民。教师必先有高尚师德,才能担当立德树人重任。尤其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润物无声。

二、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工作实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思政”模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感染力和学生的获得感。探索“互联网+学业预警”,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状态给予预警,探索“互联网+生活指导”,对学生行为、关系等数据综合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身边的“孤僻者”,从而加强个性化引导。探索“互联网+学生资助”,实现困难等级精准认定、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探索“互联网+安全教育”,通过大数据检测技术,实时掌握学生网上行为,确保政治、安全底线。

三、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劳动教育渐趋弱化,许多大学生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连作为脑力劳动的学习也不重视,荒废了学习的“责任田”。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对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我觉得这一剂猛药,来得正是时候。在大学里,认认真真地参加上课考试、学问钻研、实习实践、社会服务就是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最好诠释。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张文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究竟要“立何德,树何人”的问题,具有正本清源、凝聚共识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关系。一方面要立时代之“大德”,强调德育为先前提下的全面树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这些都是新时代办学育人必须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树时代之“新人”,注重全面树人基础上的德育为先。树时代新人,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德才兼备,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立德树人”的关键,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这是对新时代如何立德树人提出的务实性要求,直接关涉教育事业远大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这是对当前存在的个别教师师德缺失问题的回应。高校党务干部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旗帜鲜明带头讲政治,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的问题敢抓敢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园长 吴东慧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发我对如何在幼儿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孩子们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一要求的思考, 从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首先,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之中,着眼于把课程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幼儿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大量加入中国元素,造纸、篆刻、水墨画、刺绣、茶艺、泥塑等内容都设计成为幼儿可以操作的游戏。同时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加入大量中国传统的寓言、童话,幼儿把这些童话、寓言创编成童话剧,举办“戏剧节”,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其次,把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教育内容,利用幼儿园升旗时间,请来解放军叔叔来为小朋友升起五星红旗;利用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孩子们包粽子、做月饼、包汤圆,把“爱祖国、爱中国”的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

  第三,培养习惯,使孩子从小具有公民意识和通向世界的素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引导、鼓励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幼儿友好合作、礼貌相处;在一日生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建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为每名中大班幼儿配儿童日记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养成观察、思考、动手、写作的习惯。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 丁文利

  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党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己任,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对接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在构建具有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教育必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必须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必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创造性劳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做新时代大国工匠。

三、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要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担负起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培养高技能人才、分担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育大国工匠等历史使命。要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克服唯分数、唯文凭等顽瘴痼疾,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多样化人才成长道路,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为千千万万家庭筑牢幸福生活、品质生活的基石,建设职业教育强国。

四、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打造“四有”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系统构建起以德为先的教师发展与服务体系,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创新双师型教师发展模式,引导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做学生成长引路人,全力建设一支“四有”双师型教师队伍。


北京市第八中学副校长 吕彤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将教育定位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和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不辜负时代的重托,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落实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六大核心素养的任务,撬动我们的课堂改革。把握改革变化的精髓,同时更要牢记不变的本质: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

  二是本真致美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一味地追分比率势必导致将学生培养成为功利的人。要探寻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润物细无声,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以“勤奋、进取、和谐、致美”为校训,培养造就“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国家栋梁。


浙江省杭州市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副校长 楼说行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浓厚的教育情怀和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价值取向。总书记提出“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更多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这让像我这样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特别关注,也备受鼓舞。提高待遇和地位,保障教师过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满足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高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能让教师更安心地立足岗位,教书育人。从教25年来,我深切感受到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教师地位待遇在不断提高,这是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的最好体现。

  与此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之重、使命之大。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文化,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领他们向善、向上,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认真进行道德修炼,坚守师德底线,锤炼师德师风,以德育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正确的观念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将爱国爱党的情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积极探索活动育人新模式,用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开展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智体美劳的培养融入到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社会、走入自然、走到阳光下,开展运动,进行劳动。


辽宁省实验中学副校长 赵雪江

  普通高中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承担着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使命。要贯彻大会精神,为国育才,扎实推进“六个下功夫”。

  首先,结合时代特点落实六个“下功夫”。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显然,当下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育工作不仅要体现时代感,融入时代背景,体现时代要求,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前瞻眼光。所以,时代背景是实施教育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其次,结合课程改革落实六个“下功夫”。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涉及整个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是现阶段普通高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进一步吃透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各项活动、各个环节中落实推进六个“下功夫”。

  再次,结合校情学情落实六个“下功夫”。普通高中在追求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与特色,要充分考虑校情,尊重学校传统,考虑学校特色,精心设计规划,让六个“下功夫”助力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凝练。还要尊重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充分了解学情,使“功夫”真正发挥实效,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